老人的心理平衡有3个支撑点:社会角色、挚爱亲人和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有时随着衰老而逐渐远去,社会角色和挚爱亲人对老人至关重要。
亲友的离世,家庭的变故,退休的空虚,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在人的一生里都会经历,但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感触往往更深,孤独和无力感更深,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压倒精神世界的那根稻草。
在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老袁的经历让人叹息。50多岁的老袁曾阳光开朗,但在2014年,儿子因为抑郁症自尽后,老袁夫妻都踏入了抑郁症专科门诊。
“那个时候家庭很好,什么都好,我们俩都昂首挺胸的,可就是在一刹那,从天堂一下掉到地狱了。没办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最严重的时候就是不想见光,不想看见白天来临,就觉得应该躺在床上。这个世界,一直是黑乎乎的才好。活着太累太累了,也没有什么期盼了,不像二三十岁的时候觉得自己还年轻。”老袁说。
同样被压倒的还有老陈,他的哥哥因为患胃癌,从发现到离世仅3个月时间。哥哥离世后,老陈总感觉胃不舒服,不敢吃东西,胃疼、全身多部位疼痛。在一年的时间里,体重减轻10公斤,经常伴有腹泻、恶心、食欲不好等症状,他诉说腿疼,无法走路。感觉很疲乏,总是坐着不想动,低着头每天唉声叹气。反复多次就医后,他才在消化科医生的提醒下来到精神科诊室。“我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吃不好睡不好,还容易烦躁。现在也退休了,没有给家里创造任何价值,活着干吗?”老陈说这话时,其实手头已经在囤积一些药品准备轻生。
老年人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但心理咨询却很少对老年人“开放”。“老年的心理治疗很少,多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此外,临床上也有一些团体治疗,如做操、手工、绘画等。但总体而言,还是偏少。一方面是老年人的就诊习惯问题,他们可能不会愿意尝试较为昂贵的心理咨询,一方面也是社会的认知还有所欠缺,虽然有机构在尝试,但总体效果不佳。”郭少楠无奈地感叹。
(下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