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医附一医院 跨院区“云穿刺”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夏雨晴

远程指导,精准穿刺病灶

泉州58岁的方先生,中上腹胀痛长达两个月,附一医院医生判断胰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很大。林征宇教授团队决定采用“机器视觉+增强现实穿刺导航”的方式进行穿刺,取到病变组织。

“CT引导下穿刺活检,通过导航机器人的指引,可以精确确定进针部位、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林征宇介绍。

9月6日,台风“海葵”带给福州暴雨。为了不耽误两个院区患者的诊治,林征宇决定在滨海院区采用远程交互技术,对穿刺过程进行指导。

林征宇与陈锦在软件平台上对患者的CT扫描图像进行了实时交互式讨论,很快设计好了穿刺路径,并将穿刺路径的空间坐标信息发送至“机器视觉+增强现实”导航穿刺系统。复杂穿刺路径的操作,仅耗时10分钟。

据悉,此次远程操作所使用的远程交互式手术指导软件、穿刺路径规划软件、呼吸探测模块、机器视觉、增强现实等软硬件,均为附一医院介入科与相关团队密切协作、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于2022年12月获得了注册证。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介入“医工结合”再上新台阶。

远程指导CT穿刺,实现了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当地医生仅需完成最基本的进针动作,专家就可以监控穿刺全程,在5G网络加持下快速获得术中穿刺图像,指导术者调整穿刺针、评估疗效、协助并发症的处理,从而实现穿刺技术同质化,还可以同时指挥多台穿刺操作。

未来,该技术将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下沉,让更多患者受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