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医疗资源下沉 优化基层服务

福建省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若干措施印发

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制订2023—2025年福建省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若干措施,围绕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基层门诊服务、深化重点人群服务等方面,破解基层看病就医难题。

一、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预约号源向基层开放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预留至少20%的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检查、住院床位等方面的作用,做好县域内不同机构间检查及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基层 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推动省、市、县医疗资源下沉。

二、优化基层门诊服务

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通过内部挖潜、合理调配人力以及统筹安排上级医院下沉的医师,保障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门诊服务,解决群众就诊需求,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辖区服务人口较少,日门诊人次数较低的乡镇卫生院,可以采用远程医疗方式予以保障。

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 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学等人群在家门口就近获得服务。

优化疫苗接种门诊服务 全面推行预防接种分时段预约,开展预约周末疫苗接种服务。

推行“先诊疗、后结算” 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

三、深化重点人群服务

畅通群众配药开药渠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龄、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慢性病签约患者,经患者本人授权后可由家属代开药。

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 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恢复并保持健康状态。

深化老年人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加强主动联系和动态服务。

优化妇幼健康服务 加大妇女儿童健康知识、妇幼公卫项目和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动员和健康教育,规范开展孕产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

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加强与签约群众的联系,依托手机APP、语音电话、互联网等工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每季度至少主动联系1次签约居民。提高对重点人群的随访、履约服务。

扩大家庭病床服务覆盖面 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家庭病床服务收治要求的患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扩大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推进村卫生室“中医阁”和中医药诊疗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规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医护人员掌握急诊急救技能,配齐相关药品。未配备救护车辆的乡镇卫生院,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做好应急车辆统筹保障。

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就医秩序,方便群众就医,保持就医环境干净整洁。

(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

内容详见健康福建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