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用药体内过程与成人有何区别?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功能尚不完善,药物在其体内过程及其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因此,一般需要剂量较成人小,同时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2. 儿童用药原则有哪些?
●药物种类尽量简单化。
●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如无儿童剂型,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能口服不静滴,不要盲目静脉用药。(儿童科学用药的顺序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婴幼儿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
3.儿童用药剂量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自行给孩子服药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综合情况,再参考药品说明书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一般情况下,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3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
药品说明书如果已明确儿童用药剂量的参考值,应以说明书为准。
4.家长给孩子喂药时需注意什么?
1)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加重毒副作用或降低药效。
2)最好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给孩子喂药。在餐间给孩子喂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服药时宜选温开水送服。除说明书特别注明允许外,尽量不要选用饮料或牛奶等送服。
4)喂药时尽量让自然吞下。避免捏鼻子灌药,因容易导致药液呛入孩子的气管或肺中,诱发意外。
5.儿童避免使用哪些药物?
●新生儿尽量避免使用氯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代谢酶的产生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
●1岁以下禁用含盐酸金刚烷胺类药品。
●8岁以下避免使用四环素、土霉素:可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致牙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
●12岁以下禁止使用尼美舒利。
●16岁以下禁用阿司匹林退热,除非有特别说明(例如川崎病),因其可导致消化道反应、诱发或加重哮喘、瑞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18岁以下避免使用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因肝脏功能未发育完全,无法代谢可待因成分,会出现呕吐、昏睡、走路不稳等不良反应。
●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因可能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6.如何应对儿童感冒?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哪些感冒药?
1)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2)不能盲目选择感冒药。成人感冒药不能随意给儿童服用,如感冒通,会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损害;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婴幼儿惊厥,并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含金刚烷胺类药品对1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尚不确定。
3)不能多种感冒药一起吃。药物成分相近或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不要同时使用。如好娃娃、护彤、小葵花等大多数复方感冒药物,不能同时使用。
4)用药期间可适当多饮水。饮水有利于药物的排泄,以减少对小儿身体的伤害。
5)注意预防。在季节交替时节,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进入不同室温环境时,适当增减衣物;孩子患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7.儿童发热时用药注意及可选药物有哪些?
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未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耽误诊治。若体温低于38.5℃时,可暂不用退烧药(特殊疾病如高热惊厥等例外),可先物理降温。当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应积极治疗。
儿童发热常用的药物有:1)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建议用于2个月及以上儿童)。2)布洛芬混悬液(建议用于6个月及以上儿童)。
儿童退烧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安痛定和阿司匹林,12岁以下禁止使用尼美舒利。(作者:林荣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