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乳腺癌诊疗误区多 早诊早治关注“421”

本报记者 陈坤

陈建武

林舜国

沈松菲

扫码加福小卫微信,回复关键字“乳腺”入群

□本报记者 陈坤

每年10月份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大医生开讲全球乳腺癌防治宣传月特别节目也迎来了收官之作。10月30日晚,大医生开讲直播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放射肿瘤科主任医师陈建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林舜国,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松菲,聊聊乳腺癌如何早期发现和规范化综合治疗。

当晚的直播互动量极高,各平台直播观看人次为37万,上百位读者在各直播平台和病友群踊跃提问。活动还送出6份专家号免费挂号名额。

本次直播由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协办。

乳腺癌诊治误区多

专家在线辟谣

1.病因自己乱找

门诊中,有的女患者一确诊乳腺癌,就捶胸口说,肯定是文胸穿太久了造成的。林舜国教授说,实际上,二者并无关联。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发现乳房有肿块的时候并没有重视,很久之后才确诊为乳腺癌,有商家趁机打出广告,早点按摩疏通可消除肿块,也不会变成癌。

美容院里的按摩疏通真的有用吗?林舜国教授解释,乳房按摩作为舒缓、养生的方式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肿瘤性肿块,按摩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找乳腺专科医生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2.不遵医嘱复查

有的病人不遵医嘱复查,觉得隔的时间久一些也无所谓。陈建武教授解释,医生主要是想通过复查了解是否出现复发或肿瘤扩散,同时也是为了了解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如果推迟几天复查是可以的,但推迟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乳腺癌的复发经常发生在手术治疗后的头两年,所以手术治疗后前面两年复查要更加频繁,通常要求每3个月复查1次。

3.化疗难受想少做几次

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开始了治疗方案后,都习惯要跟医生“讨价还价”——“医生,我最近化疗吐得太凶了,能不能少做两次化疗?”

沈松菲教授说,的确有不少这样的患者。但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分型和疾病分期制定的,具体的疗程剂量数目可能影响患者的复发生存,所以原则上是不减疗程数目的。当然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一些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做一些剂量的酌减,让患者能顺利完成既定疗程的治疗。

4.饮食自己乱吃

关于乳腺癌患者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是上门诊时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在门诊中,医生也遇到很多害怕“发物”的病人,以及盲目补充营养的人。林舜国教授提醒,饮食和乳腺癌关系并不明确,乳腺癌患者的饮食跟正常人是一样的。即使是豆类,也可以食用。

陈建武教授说,如果是中医治疗,饮食上该禁忌吃什么,我们尊重中医专家的意见。如果接受西医治疗,那么就要遵循低脂饮食,加强营养,鼓励食用优质蛋白和钙含量高的食品,如海鲜、牛奶、鸡蛋、坚果、豆制品等,同时鼓励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保持体重稳定,三餐规律。

沈松菲教授补充,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五红汤(红皮花生、枸杞、红糖、红枣、红豆),也可适当摄入黄芪、党参、西洋参等扶正补气,在蔬菜方面,十字花科的蔬菜也很适合食用。

此外,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有的医生会开具“升白针”,但并不是每个病人都需要。沈松菲教授说,根据白细胞的数目来决定是否打升白针;当白细胞在3000/UL以下时,且要进行高强度化疗的患者,就需要通过打升白针提升白细胞水平;如果白细胞高于3000/UL时,一般不打升白针,通过口服升白药物或食补就可以了。当然也要看看具体患者情况。

警惕乳腺癌的“421”征象

不痛不痒的肿块更值得警惕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平均发病年龄是45~49岁,而年轻乳腺癌患者(小于40岁)占了16%,所以,医生们倡议女性朋友年轻时就应主动接受乳腺健康教育,加强乳腺癌的防控意识。

林舜国教授总结出需要警惕乳腺癌的“乳头乳房腋窝421”征象。

4是指乳头的四种征象:即乳头糜烂(单侧、不痛不痒)、凹陷、溢血和偏移;

2是指乳房的两种征象:肿块和局部皮肤凹陷;

1是指腋窝的一种征象:肿块(淋巴结肿大)。

在欧美国家,乳腺筛查和体检的主要手段是拍片。在我国,乳腺癌筛查和体检的主要手段是彩色B超。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乳腺癌发病较年轻,乳腺也较为致密,乳房较为扁小,B超对年轻致密且扁小的乳腺敏感性更高,效果更好,加上B超具有经济、方便、舒适、无射线损伤、适合各年龄段等优点。

乳腺癌筛查和体检原则:建议40岁以上每一年到两年做一次彩超联合拍片。高危人群则在35岁就要有防控意识,且要提高筛查频率,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检查(拍片有射线损伤,一年仅做一次)。

三种情况需要放疗

放疗副作用一般较小

除手术以外,放疗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放疗?

陈建武教授做了详细介绍。乳腺癌有三种情况需做放疗:

第一种情况是已经做过手术的。这又分为保乳手术和根治术两种情形来说,第一,保乳手术后,是常规需要补充放疗的,除非是年龄70岁以上、早期、受体阳性患者才可以考虑免除放疗;第二是乳腺根治手术后,如果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比如腋窝有淋巴结转移,治疗前乳腺肿物超过5厘米或者侵犯皮肤或侵犯胸壁肌肉组织,手术切缘与肿瘤挨得太近的,切不干净的等等。

第二种情况是因肿瘤太大暂时无法手术切除的,可以先做放疗,等肿瘤退缩到可以完整切除之后再做手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做术前放疗。

第三种情况是肿瘤局部非常晚期不能切除,或者已经扩散到骨头、脑部等部位引起疼痛、肢体瘫痪等,可以做姑息性放疗来减轻痛苦改善症状,可以起到很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针对放疗中的毒副作用最主要表现在皮肤,如瘙痒、红斑等,有时也会出现吞咽疼痛和咳嗽等症状。陈建武教授积极宽慰患者,乳腺癌放疗副反应普遍很轻,基本都无需处理就可以自愈。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支持单位: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