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终身服药”变成“终身管理”

福建首个糖尿病逆转门诊开诊半年

本报记者 刘伟芳

“主任,我去年得了新冠以后就发现血糖超标。您看我这样可以‘逆转’吗?”“我姐姐在您这边就诊过,她血糖管理得不错,您也帮我看看?”11月9日下午5点10分,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逆转门诊的诊室外,还有不少人在等待着。

这个全省首家糖尿病逆转门诊开诊近7个月,已经看诊1102人次,其中80%都是糖友及糖尿病前期(糖前)患者。

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20至79岁的糖尿病患者达到1.409亿人,患病率达到12.8%。糖尿病前期人群比糖尿病的患者人数还要多,约为3.5亿。糖尿病前期人群还有机会恢复到健康状态吗?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糖尿病逆转门诊创始人、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淑娇。

40U的胰岛素没效果

生活改变让其不用药

说起开设糖尿病逆转门诊的初衷,陈淑娇十分感慨。

她曾医治过一个患者、38岁的陈先生,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工作时间一般都是吃面包配饮料。长时间久坐和糟糕的饮食习惯,血糖一路飙升,不到一年,他需要胰岛素加药物控制。“来就诊的时候注射40U的胰岛素都无法控制住血糖,不得已,只能收治入院。”陈淑娇说。

陈淑娇及其团队给陈先生制定了14天逆转计划,24小时检测血糖变化值,详细规划每一天的食物以及用餐顺序,教他六步降糖降脂减肥操,鼓励他多运动,配合中药调理、穴位按揉等方法。

14天过去,当他出院时,他已经停用降糖药,血糖恢复正常。

如今已经一年多了,他始终都没有使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很不错。

血糖可控制可逆转

但需要终身管理

糖尿病学界著名学者李光伟教授参与和主持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

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迟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时间,中位延迟时间为4年。对于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血管事件、脑卒中等事件的风险,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的防范作用。

“因此,糖尿病是可控制可逆转的。”陈淑娇表示,“这种‘逆转’非治愈,而是把‘终身服药’变成‘终身管理’。”

此外,这种逆转是有条件的,主要针对两种患者:一种是糖前的患者。可延缓其诊治糖尿病的时间。二是确诊糖尿病时间不长于5年的患者。有着5年以上病史的患者,一般胰岛素功能已受损严重,逆转的概率不大。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辅助药物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关口前移至社区

真正发挥健康守门员作用

“做好健康管理,才能真正地‘治未病’,造福百姓。但健康宣教确实非常耗费一个医生的看诊时间。”陈淑娇感叹。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她平均看一位患者都要花费十几分钟,其中绝大多数时间用于解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这项工作其实基层医生以及护理人员都可以很好地完成。”陈淑娇表示。正因如此,她把全省首个糖尿病逆转门诊选在了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社区医护人员参与进来,真正起到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下一步,陈淑娇还准备办培训班,培训基层专科、全科医生,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生群体的力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