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关注吞咽障碍 品尝美味人生

孙秀珍 福建省省级机关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1.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过嘴巴摄入食物,经过咽腔、食管传输到胃的过程。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

2.吞咽障碍高危人群?

①80%的痴呆患者

②60%的需照顾的老年患者,肌少症患者

③43%以上脑卒中病史患者

④35%~83%帕金森病患者

3.吞咽障碍有什么危害?

①误吸、严重者致窒息

②营养不良

③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

4.吞咽障碍有什么危险信号?

吞东西时常呛到、吃东西后声音改变,进食时间拉长,反复肺部感染等。

5.如何筛查有否吞咽障碍?

①试着喝一口水,咽下。咽下水后你是下意识吸气还是吐气?如果是吐气,恭喜你没问题!

如果是吸气,这个习惯可不好哦~

②排除自己的主观因素,数一数30秒内你会咽几次口水,如果低于两次就要多多留意啦~很可能有问题哦!

6.想详细了解自己吞咽有无问题,想做个详细吞咽评估,去哪做,怎么做?

找到专科医生,可以进行临床评估与影像学评估,目前,喉镜下吞咽评估是吞咽障碍评估的金标准。

7.喉镜下吞咽评估怎么做?

评估时通过喉镜经鼻进入咽喉,使用专业吞咽障碍增稠剂调配不同稠度食物予患者吞服,可直观地观察患者咽部分泌物、声带开合情况及进食后残留、渗漏、误吸的情况。

8.确定有吞咽障碍,要如何治疗?

①改变进食姿势

对于不能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度(最佳为至少60度)仰卧位,头后垫枕头,保证头部前屈。

对于可以坐的患者,进食时要保持躯干竖直,头部前屈姿势位,低头姿势:将食物送到嘴巴 后,让患者将头低下,由此可以使头部、颈部向前微倾,扩大会厌谷间隙,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②调整食物性状

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无法进食普通食物,需要调整液体或固体食物的性状来增加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液体食物,如水、牛奶、果汁、咖啡、茶等,可以通过向这些液体中添加凝固粉或增稠剂来使液体稠度增加,从而使得吞咽更易完成,减少呛咳,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对于固体食物,如肉、虾、土豆、青菜、米饭等,可以用料理机将固体食物打碎,加入的水分量不同,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稠度:细泥,软食细泥,细剁碎,软食。

吃药小贴士

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从而需要每天吞咽药片,建议将药片碾碎溶于水中,加入增稠剂,调配至患者适合的稠度进行吞咽。

③坚持功能训练

通过提高吞咽肌肉力量、速率和肌肉的协调性来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吞咽功能。

吞咽障碍患者要在言语语言治疗师的指导下完成吞咽功能训练,吞咽障碍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吞咽手法

康复医师或治疗师通过给患者进行特殊手法训练,从而改善患者口腔感觉、吞咽肌肉力量、吞咽动作的协调等,增加进食的安全性。

★直接摄食训练

康复医师或治疗师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食物性状,指导进食时的姿势、速度、一口量等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保证吞咽安全有效地进行。

★仪器治疗

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等仪器,增加患者吞咽肌肉力量,改善吞咽整体协调性。

(作者:孙秀珍 福建省省级机关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