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还是戴框架眼镜好呢?
各有千秋,根据需要选择。但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应遵行使用原则。
隐形眼镜的学名是“软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相比,除了配戴美观外,能使配戴者具有更大的视野,在所有注视方向保持光学矫正性能,减少双眼像差,保持双眼视力,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配戴角膜接触镜,容易引起两个问题:一是角膜缺氧,二是眼睛感染。
为什么会角膜缺氧呢?
这要从角膜代谢需要的氧气来源说起。角膜代谢所需要的氧气80%来自空气或者泪膜,15%来自角膜边缘的角膜缘血管网,还有5%来自角膜后方的房水。当佩戴角膜接触镜时,角膜接触镜阻隔了空气,角膜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减少,角膜产生类似于人体“高原反应”的情况:代谢缓慢、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减轻角膜缺氧呢?首先,要选择透氧性好的角膜接触镜;其次,要控制佩戴的时间,建议每天配戴隐形眼镜6小时,最多不超过8个小时。
除了脱戴外,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使角膜上皮层与镜片的接触摩擦,尤其是部分隐形眼镜凹度与角膜凸度不符时,特别容易引起角膜损伤。损伤遇上感染,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下降,即使治疗后也会在角膜上留下白斑。但很多患者出现溃疡性角膜炎还浑然不觉,因为隐形眼镜长期贴附在眼球上,会使神经末梢麻痹,导致角膜知觉减退。
如何避免眼睛感染呢?
除了控制佩戴的时间外,还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阻断手眼接触感染。在佩戴和摘取隐形眼镜时尽量减少眼睛接触,并注意手的清洁。建议采取七步洗手法,而且要认真完成七步洗手。
清除隐形眼镜污染。很多人摘下隐形眼镜后就直接丢进护理液盒子里便完事了。这其实不对。配戴了一天的隐形眼镜,沾满了泪蛋白,需要一定清洁程序才能真正地清除污染。另外,还要关注护理液的有效期,并限在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关注隐形眼镜盒的清洁,建议每周消毒1次,每3个月更换一个新镜盒。
注意配戴禁忌症。当眼部有炎症如眼红、眼屎增多,眼痒、干涩感,烧灼、异物感要尽早停戴,尤其是出现视物模糊应立即停止佩戴。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如发烧、糖尿病,要避免戴镜,以免感染以及恢复不良。此外,还有在长距离骑车、孕期等最好摘下隐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