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走路都很好,胖了十几斤,下个月还要跟老公出国,都是冯医生的功劳!”
不久前,46岁的邱大姐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冯尔宥医生。这位病人对冯医生来说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起3年前,邱大姐是躺着进医院的。
当时,邱大姐不能动、不能坐,只能像块门板一样斜斜地靠在轮椅上被送进病房。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硬化,双腿髋关节、膝关节出现融合、严重畸形,两个膝关节几乎并在一起,小腿向外翻,形成一个“X形腿”。不仅行走困难,甚至弯腰、正常地坐着对她来说都不能实现。
经过多学科讨论,团队认为,做一个关节、两个关节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无从进行。越早获得生活上的便利,病人就越早获得信心,进而促进肌肉、关节力量的恢复。而且邱大姐还年轻,耐受性比较强,经过多学科会诊评估,是可以做这种手术的。
所以,冯尔宥医生建议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一次性做四个关节。冯医生跟邱大姐及其家属都做了很详细的沟通,告知各个方案的手术效果和后续康复。最终邱大姐一家接受了一次性置换四个关节的方案。
手术过程中,冯主任团队用时不到2小时先完成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跟麻醉医师沟通认为可以继续做膝关节手术,双膝置换手术很顺利完成。术后3天,邱大姐就能下地走路了。之后,她从恢复行走,到生活自理,到外出工作,还跟着丈夫出海、爬山、钓鱼,今年还考了驾照。
“多亏了冯主任!”邱大姐说,当时连个小东西掉到地上,都得喊人帮忙捡。现在,不仅行动自理,还能开车接送别人,生活的疆域被打开了。
这也是福建省内首例一次性置换四个关节的手术。
每年,冯尔宥医生团队关节置换的例数约1000例,在多个领域都做到了国际同步、国内领先。
冯尔宥医生说,在髋、膝关节采用“不切断肌肉经肌肉间隙关节置换术”,从病人的前侧入路、髌骨内侧等处的肌肉间隙进入,保护肌肉的连续性,减少人工关节脱位的发生。这一技术与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同步,他们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的团队。尤其是针对严重发育不良的病例,也做了许多突破。
第二个是针对关节的感染,从2018年开始,团队采用一期翻修,将清创、消毒、置换等多项工程合成,一步到位,减少了病人的创伤和恢复周期,目前完成50例,治愈率超90%,与国际同类手术持平。
未来,关节外科也将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关节置换,利用数据化,将手术精准到毫米级,力争在设备、技术、科研等方面达到福建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一流的关节中心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