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新冠、肺炎支原体,各种疫情总会让急诊室人满为患,尤其是小朋友,一年到头轮番感冒发烧更是让父母焦虑万分,总担心肺炎、“白肺”的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很多人对呼吸科居家常用药很熟悉了,那么,有哪些简单方便的居家应急自测手段呢?
居家自测的手段比较单一,市面上能买到的就是各种试纸条了(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的标本类型以分泌物为主,也可以选择微创末梢采血检测的试纸条。分泌物和血液的检测项目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的区别。
分泌物篇
分泌物检测无痛无创,对儿童友好。由于是直接针对病变部位浓集的病原体本身进行检测,即抗原或核酸检测,因此发病初期即可检测到。例如感染性咽喉炎时,咽喉部唾液及分泌物中病原体含量很高,非常适合进行病原体检测。大家熟知的新冠抗原或核酸检测也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鼻咽部分泌物混杂着痰液、鼻涕和唾液,甚至还有汤汁和食物残渣,各种成分比例不稳定,再加上采样可能不规范,会给检测结果带来不确定性。通常阳性结果可确认该病原体感染,而阴性不可排除感染,可间隔数小时再做一次。请注意,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正确采样。
分泌物在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应用广泛,市面上商品化试纸条基本涵盖了感冒发烧常见的病原体,如新冠病毒、甲乙流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检测步骤大致如下:鼻咽拭子采样后放入提取液/稀释液的小瓶子中,充分搅拌混匀后,滴入试纸条加样孔,等待一段时间(通常15~30分钟)观察结果,出现两条杠即为阳性结果。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见各试剂盒说明书。
血液篇
人体被病原体入侵后,免疫系统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并最终释放到血液中。针对分泌物进行检测的试纸条只能检测抗原,而血液除了可进行部分病原体的抗原检测外,还可以进行抗体或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因此试纸条只要写着检测抗体,一定需要采血!请大家在选择时务必看清楚!
市面上针对微创末梢采血进行病原体检测的试纸条有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登革病毒NS1抗原和IgM/IgG抗体(登革热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IgM抗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抗体)等。检测步骤和分泌物大致相同,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由于抗体通常需要5~7天才能产生,“窗口期”和感冒发烧的病程差不多久(“窗口期”指感染至抗体能被检测到的这段时间),因此抗体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意义不是特别大。对于感冒发烧,还是首选分泌物抗原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感冒发烧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是合理运用抗生素的关键,而病毒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也没有特效药,不需要抗病毒处理,对症治疗即可。血液C反应蛋白(CRP)是判断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有用的指标,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1~2天达到峰值,治疗有效后迅速下降直至正常。通常在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而病毒感染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市面上也容易买到末梢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的试纸条。
以上就是居家应急自测指南。最后要强调,自测应急没问题,但身体不舒服千万不可拖着,更不可胡乱吃药,一时半会儿没有好转要尽快看医生!
(作者:林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检验科 中级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