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 精心呵护女性健康

作者:林俊东 漳州市中医院 介入科 主任医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发病率可达70%~80%,许多女性深受子宫肌瘤的困扰。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细胞增生,周围包绕网状组织包膜,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按照其生长的位置不同,分为宫体肌瘤及宫颈肌瘤;根据子宫肌瘤在子宫肌壁的不同部位,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根据肌瘤数目不同,分为单发肌瘤和多发肌瘤。

子宫肌瘤的常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经期长、经量多或淋漓出血、继发性贫血,以黏膜下子宫肌瘤为著,也表现为痛经、阴道排液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较小的肌壁间肌瘤可无症状,肌瘤较大时患者自己也可触及下腹部包块,肌瘤压迫膀胱、直肠、输尿管等出现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排便困难、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症,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发生腹痛伴发热。

肌瘤影响宫腔形态或压迫输卵管时可导致不孕、流产、产科并发症增多等。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优点及适应证有哪些

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随着女性对生活质量和美容的意识提高,能够维持患者子宫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结构完整性,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的介入治疗模式逐步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接受。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应排除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长,疑有恶变的患者。适应证包括:(1)经期长、经量过多,继发性贫血。(2)出现膀胱、直肠等压迫症状。(3)不孕或反复流产。

子宫肌瘤的介入手术方式有哪些

1.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同轴微导管技术用细小的栓塞剂阻断子宫肌瘤血供,使肌瘤组织变性、缺血坏死,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子宫内膜因缺血发生一定程度的坏死和增生抑制,使患者经量减少,经期恢复正常,贫血症状缓解。

2.子宫肌瘤消融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直接作用于肌瘤,根除或毁损肌瘤组织的一种精准、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化学消融术和能量消融术。

(1)子宫肌瘤化学消融术:经皮穿刺子宫肌瘤,注入化学物质如无水酒精、聚桂醇注射液等,使肌瘤组织细胞脱水、坏死、崩解,病灶灭活。

(2)子宫肌瘤能量消融术:

① 射频消融:将射频电极针经皮穿刺到肌瘤,利用高频电流使电极周围肌瘤组织中离子振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导致肌瘤组织中蛋白质凝固性坏死。

② 微波消融:将微波针经皮穿刺到肌瘤,组织内极性分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使肌瘤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坏死。

③ 激光消融:同样通过影像引导布针,利用Nd:YAG激光释放的能量对肌瘤进行精准消融的技术。

④ 冷冻消融:也是通过影像引导布针,利用快速降温技术使低温对肌瘤组织细胞造成冰晶损伤、溶质损伤和微血管栓塞,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

⑤ 高能聚焦超声消融:在超声或MRI引导下,将体外低强度的超声波聚焦于子宫肌瘤,形成隔山打“瘤”的态势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焦点区域的肌瘤蛋白质发生凝固性坏死。

子宫肌瘤的介入复发风险高吗

任何保留子宫的肌瘤治疗方式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肌瘤残留和复发,但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全程是在影像监测下完成的,残留肌瘤的概率极低,故复发风险亦低。建议在术后第3月、6月、12月随访,此后每年复查1次超声或MRI,关注肌瘤的残留和复发情况。

小结

总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方法众多,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肌瘤位置、分型、大小、患者年龄、经济条件、医院的设备及术者擅长的手术方式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宜患者的治疗方式。

课题: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ZZ2017J14)

(作者:林俊东 漳州市中医院 介入科 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