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失眠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很多情绪问题:烦(烦恼)、郁(郁闷)、急(紧张)、躁(暴躁)。各种心理压力(就业、就学等)与情绪问题都可能导致失眠,宅在家里生活规律的改变如熬夜、睡前看手机电视等也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通常会导致患者日间功能受损,从而降低个人生活质量。那么,我们要知道的几点是:
其一,每个人睡眠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
研究显示,约2/3的成人认为每晚所需要睡眠时间为7~8.5小时。有些人认为每晚睡4~5小时就可以,而有些人认为每晚要睡9~10小时,他们是天生睡眠短者或睡眠长者,不可轻易诊断。
失眠不仅仅是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总时间并不是反映失眠的最好指标。失眠诊断要考虑入睡时间、睡眠之中醒来时间或次数,以及睡眠效率等指标。
其二,要查找失眠的原因
除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外,还要寻找躯体疾患如哮喘、心衰等,特别注意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同时排除睡前看手机、睡眠觉醒节律被打乱等因素的影响。
其三,不要扩大失眠的不良影响
有些人认为失眠导致痴呆、心脏病、消化道疾病等,对睡眠产生过度的担忧,一上床就紧张,越紧张越睡不着,易因失眠而加重失眠,造成恶性循环。
失眠中医属于“不寐”范畴,也称“不得寐”或“目不瞑”,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情志、饮食失常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致。所以,应以养心安神为主。下面介绍几种穴位助眠方法,供大家参考。
1.艾灸:取穴神门、内关和三阴交,可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加减。每个穴位可单独灸15分钟/天,体质偏热者不宜使用。
三阴交
定位: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2.穴位按摩:除上述选穴外,也可选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等穴位,每个穴位可以进行按揉,用力适度微痛为度,循序渐进。一般每个穴位按4~5分钟即可。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百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中间。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3.穴位敷贴:取吴茱萸、肉桂等份,研末装瓶备用,每晚临睡前取药末5~10克,加入蜂蜜调成药膏,睡前贴在足底涌泉穴上,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4.耳穴压豆:选神门、皮质下、心、交感、内分泌等。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简便易行,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贴压药物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可用药物种子,如黄荆子、王不留行子。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7天,初诊病人可放置3~4天更换穴位,病情已好转或巩固疗效可在耳穴上放置5~7天更换1次。
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摩2~3次,每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以上方法可根据自身体质选用,如有不明之处,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作者:林丽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