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破伤风防治小课堂

作者:林思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存在于土壤、人或哺乳动物粪便等介质中,当伤口暴露于细菌污染源时,细菌便可侵入体内造成感染。本文将从破伤风的定义、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

一、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指因破伤风梭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

二、得了破伤风有哪些危害

感染破伤风梭菌后一般不会马上发病,潜伏期多数为3~21天,可短至1天内, 罕见病例可长至半年以上。一般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发病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肌肉痉挛,尤其是面部和颈部肌肉。这些痉挛会导致面部扭曲,呈苦笑面容,称为“破伤风面容”。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高热、心率加快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和心脏停搏,危及生命。因此,破伤风的预防很重要。

三、怎么规范预防外伤后破伤风

为了规范预防外伤后破伤风,按照《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和《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的要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伤口处理、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1.伤口处理

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进行,应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彻底清洗、消毒伤口,降低细菌含量,消除缺氧环境,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无菌敷料。

2.破伤风的主动免疫

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指将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于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其特点是起效慢,一般注射约2周后抗体才达到保护性水平。从未接受过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免疫的患者应连续接种3剂才能获得足够高且持久的抗体水平,全程免疫(≥3剂)后的保护作用可达5~10年。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儿童按照相应的接种计划进行接种,成年人应该每隔10年接种一次维持剂量,以保持免疫力。

3.破伤风的被动免疫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主要指接种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用于破伤风的短期应急预防。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但有效保护时间较短。破伤风抗毒素,就是人们熟知的“破伤风针”,它的保护期在10天左右,价钱便宜,有过敏风险,需要做皮试。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两种,后者比前者更安全且不需要做皮试,保护期在28天左右,价格比破伤风抗毒素(TAT)高。

4.外伤后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原则

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5年内,所有类型伤口,主动、被动免疫制剂均不推荐使用。

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10年内,观察伤口的状况。如伤口为洁净伤口,无需再接种疫苗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伤口为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应加强1剂破伤风疫苗,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3剂)且当前日期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0年以上,不论伤口为何种状态,都应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以快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接种破伤风疫苗不足3剂者,或免疫接种史不详者,如伤口属于清洁伤口,仅需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如伤口属于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在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同时还应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综上所述,外伤后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但通过规范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及时清洗伤口、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及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者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手段。

(作者:林思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