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痛风和痛风石

作者:邱耀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什么是痛风?一些民间说法认为痛风是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而来的,而实际上现代医学研究已清晰地表明: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它可以导致关节炎、痛风结石和慢性痛风综合征等严重健康问题。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增加,或者尿酸排泄不足。尿酸是一种由体内产生的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然而,当尿酸积累过多时,可能会形成尿酸结晶,导致关节和内脏组织的炎症。尿酸的增加可以与遗传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某些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饮食中富含嘌呤的食物(如红肉、内脏器官、豆制品和海鲜)也被认为是痛风发作的触发因素。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关节炎,通常在夜间突然发作。最常受累的关节是大脚趾,但其他关节如脚踝、膝盖、手指和手腕也可能受到影响。关节炎会伴随剧烈的疼痛、红肿、发热和局部触痛。除了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综合征也是痛风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况下,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中,形成痛风结石。这些结石可以导致关节畸形、骨质和肌腱组织的破坏和功能受损。此外,除了肢体上显而易见的疼痛,痛风对肾脏的破坏往往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有患者直到肾衰竭才发觉,让患者苦不堪言。

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痛风。血液中高尿酸水平是痛风的主要指标之一。此外,医生还可能从关节液样本中检测尿酸结晶来确认诊断。

痛风的治疗目标是减轻急性炎症和预防复发。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采取以下措施:1.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可乐定、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等。2.饮食调整: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3.控制体重和锻炼:减轻体重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并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适度的有氧运动也对痛风患者有益,可以改善代谢和减轻炎症。4.饮水:增加水的摄入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促进尿酸的排泄。5.避免酒精过度摄入:酒精会进一步抑制尿酸代谢,会提高尿酸水平并加剧痛风症状。

除了治疗,预防是痛风管理的重要一环。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痛风的治疗常常有一些误区:

误区1:平时痛风不控制,一发作就吃降尿酸的药物。实际上,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是不适合进行降尿酸治疗的。因为急性发作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后,血尿酸水平剧烈的波动,会导致关节腔内痛风结晶析出,进一步刺激诱发身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出现剧烈的炎性反应,加重疼痛感。

误区2:尿酸控制到检验报告的正常范围就达标了。很多痛风患者看到医院检测尿酸报告正常值男性不超过416μmol/L,女性不超过357μmol/L,就以为达标了。实际上有痛风发作的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为<360μmol/L,而已经长出痛风石的患者,需要将目标血尿酸水平降低至300μmol/L。

总结起来,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它的症状包括急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综合征。诊断通常通过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而预防则着重于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痛风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耀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