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于2018年因为乏力、尿黄等不适就诊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慢性肝病科,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开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此后患者在肝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药,病情稳定,正常的工作生活未受任何影响。1年前林某觉得自己已经服药快5年了,无明显不适,觉得没有必要继续服药,就自行停药了。2023年5月初开始林某再次发现自己疲乏,没有什么力气,以为自己没有休息好,还是没有在意!直到同事觉得他皮肤变黄了,眼睛也变黄了,林某才开始害怕,于是再次就诊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诊的陈丽芳主任严厉地批评他:没有规律服药,私自停药,需要再次住院治疗,甚至可能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虽然经过我们国家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人群中的HBsAg阳性率在逐年下降,2016年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已经下降至6.1%,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慢性HBV感染者仍然有8600万例。根据患者肝功、HBVDNA、HBeAg等检查,可以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即所谓的大三阳)、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即所谓的小三阳)、慢性HBV携带状态、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隐匿性HBV感染、乙型肝炎肝硬化,其中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又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对于慢性HBV感染者而言,治疗主要包括抗乙肝病毒、保肝、抗纤维化和其他对症治疗等,其中抗乙肝病毒治疗最为关键、最为有效。如果慢性HBV感染者达到抗病毒指征,需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改善肝脏炎症,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减低肝癌、肝衰竭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发生,减少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迟生存时间。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两种。其中核苷酸抗病毒药物目前主要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而自行停药后出现严重的反应主要是停用核苷酸抗病毒药物所导致。那为什么没有达到停药指征,自行停药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呢?主要是由于以下这些原因所导致的。
1.核苷酸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肝脏炎症的发生。但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完全清除肝细胞核内cccDNA,因而短时间内并不能根除体内病毒。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才有可能逐渐将肝细胞核内的cccDNA模板耗竭掉,从而获得最终清除,同时人体逐渐获得乙肝抗体,产生自身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控制。因此如果未达到停药指针,自行停药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严重反跳,再次出现乙肝病毒持续复制,病毒定量短时间内进行性升高,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甚至出现黄疸、昏迷、凝血功能下降等严重表现,导致肝功能衰竭,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一旦发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即使有些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也有可能导致肝衰后肝硬化,导致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下降。
2.可能导致乙肝病毒出现变异,导致耐药性发生:虽然有些患者短时间内没有因病毒持续性复制,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由于耐药性产生,很有可能导致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增加治疗难度,甚至需要联合用药才能抑制病毒复制。并且停药后,乙肝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持续阳性,使乙肝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肝衰竭。
因此,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不能随意停药,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肾功、HBVDNA、乙肝两对半、血脂、AFP、异常凝血酶原、肝脏影像学。
(作者:周秀琴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 慢性肝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