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种肝脏的炎症性疾病,其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以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重叠综合征。
那么如果确诊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除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外,患者比较关心的还是如何饮食调节,患者往往在诊病结束前都要问上一句“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首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饮食标准适合每个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也是不一样。随着症状的出现和疾病的发展,营养需求会发生变化。例如,如果进入肝硬化期,患者腹水或水肿明显,则需要严格执行低钠饮食(盐的摄入量4~6g/d)。另外,一些晚期肝病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恶心和食欲不振导致体重显著下降,机体肌肉含量减少,那这时饮食干预的重要目标就是增加体重,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所以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及需求定制不同的饮食方案。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适合吃什么
1.目前研究认为地中海饮食(一种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饮食风格),是一种“抗炎”饮食,而自身免疫性肝病就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坚持地中海饮食有利于改善“炎症”状态。因此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通常建议地中海饮食。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是一种食物种类丰富、加工过程简单的饮食习惯。具体来说就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吃适量瘦肉;多吃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鲑鱼等高脂肪鱼类;主食以全谷物(粗粮)为主,比如糙米、燕麦、玉米等,不过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或老年人,建议粗细搭配。
2.多个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肝病有密切的关系,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可以适当摄入益生菌(低脂酸奶或奶酪)补充益生菌。
3.天然食物已经可以满足营养需求,提倡多样化、均衡化的饮食习惯。但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别是PBC患者脂肪吸收可能存在障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容易缺乏,尤其是维生素D,很难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需要量,因此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该少吃哪些食物
1.首先应该绝对戒酒。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肝脏中进行代谢,也会损伤到肝脏的线粒体功能,加重肝脏负担。
2.不吃奶油和黄油等饱和脂肪,特别是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含有植脂末的奶茶、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含有人造奶油的蛋糕等。
3.少吃红肉,尤其是油脂成分多的牛羊肉和猪肉以及加工肉类如烟熏肉、烤肉、火腿、香肠、培根等。要吃健康的脂肪。
4.避免高糖食品,主要是添加糖如含糖饮料等。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糖分摄入,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情况。
5.减少盐分的摄入。有水肿或腹水的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盐分。特别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而激素本身也容易导致水肿。因此要比较严格地控制盐分的摄入。
6.是否需要保健品?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奶蓟草或蒲公英等保健品可以保护肝脏这一功效,尤其是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补充这些不是很有必要。特别是不吃成分不明的补药、土方、秘方、保健品等,以免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及药物诱导的AIH。
(作者:陈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