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你真的了解便秘吗

作者:陈容容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或硬结,排便困难或需用力过度的一种症状。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排便一次到三天排便一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超过三天没有排便,或者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就可以被诊断为便秘。在日常生活中,便秘是困扰许多人的一种疾病。它看似一种平常的生理现象,却可能是健康问题的隐藏信号。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科普便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便秘的原因

饮食不规律: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或者饮水量不足,都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发便秘。

生活习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排便习惯:因工作、玩手机、看报纸等活动经常忍耐便意,会影响正常排便,容易引起功能性便秘。

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如止痛药、抗抑郁药、铁剂等,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便秘。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肠癌等,也可能引发便秘。

便秘的影响

身体不适:便秘可能会导致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同时因为粪便在肠道内会存留较多时间,导致体内存储较多毒素,长此以往,会变得肤色暗沉,同时还会长痘、长斑,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精神压力:长期的便秘可能会让人感到焦虑、烦躁,影响生活质量。

肠道疾病:长期的便秘可能会增加患肠道疾病的风险,如痔疮、肛裂、结肠癌等。

解决便秘的方法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等)和全谷类食物(如燕麦、银耳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1500ml左右)。

增加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或者学习深呼吸运动方式,打太极拳等。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一下;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让身体形成规律。

保持正确的排便姿势(如上图所示)。相比蹲厕,坐厕更适合排便,尤其是老人。遇到便秘时,可以把脚踩在小凳子上,使大腿和身体呈35°角,增加腹壁压力,有利于大便排出。

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早晨起床是最佳的排便时间。不管有无排便的意念,早晨起床后首先是蹲厕所,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慢性便秘患者来说,平时可以躺在床上,两手掌相叠,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做按摩,当按摩至左下腹时,要适当加强手指压力,以不感到疼痛为度。按摩时长为10分钟左右,能加快肠道的蠕动,避免便秘。这一招需要长期坚持。

药物治疗: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聚乙二醇、乳果糖、利那洛肽、开塞露及益生菌等),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外,中医在便秘治疗中有一定应用,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针灸、按摩推拿。就针灸而言,其通常需要针刺天枢、足三里和上巨虚三个穴位,而在推拿按摩时,要注意手法的合理营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解决便秘问题。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或者便秘伴随有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腹痛、黑便等),应及时就医,完善肠镜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肠道,远离便秘。

(作者:陈容容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