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应对产后腹直肌分离 如何初步判断

作者:李蕊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随着女性自我认知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后腹直肌分离越来越受到广大女性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女性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70.8%,2次以上剖宫产发生率可达90.8%。腹直肌分离会导致小腹突出影响美观外,同时也是下背部疼痛的重要原因,还会引发体态、呼吸以及盆底的问题,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内脏器官移位下垂。

怀孕以后为什么会发生腹直肌分离

最直观和简单的原因就是腹壁对子宫增大、腹内压升高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可想而知,随着孕周的增大,胎儿体重不断增加,会对腹直肌产生巨大“压力”。另外,孕妇高龄、孕前大体重、孕妇体重的增长、怀孕次数的增加、剖宫产、雌孕激素变化和松弛素的升高也会让两条腹直肌越走越远。预防腹直肌分离的措施包括降低孕前体重、加强锻炼、控制孕期体重的合理增长、尽可能顺产分娩等。随着分娩后身体激素水平的回落,腹直肌分离有自行恢复的趋势,因此轻度分离通常借助简单的运动就可以纠正。

腹直肌分离的判断方法

Step 1:仰卧床上,两腿弯曲,露出腹部。

Step 2:测量腹直肌的范围以肚脐上下5厘米腹直肌中线为测量点。

Step 3: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腹直肌中线,由腹直肌上端往下端进行检查。

Step 4:抬起上半身感觉腹直肌对手指产生挤压感。

Step 5:食指和中指测量腹直肌有空隙,感受不到挤压时,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进行测量。

Step 6:2指以内在专业康复人员指导下自我锻炼进行恢复。

Step 7:2~3指之间甚至超过3指在专业康复人员一对一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腹直肌分离修复的常见问题

做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没有年龄限制,但是产后半年或一年内治疗效果最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结缔组织,弹性纤维也会老化,不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因此,所有的妈妈在产后42天都应进行产后复查了解腹直肌及盆底状态,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治疗在产后42天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腹直肌的异常分离,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妊娠的一种产物。事实上,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能会出现腹部肌肉异常分离的现象。男性、未经产女性以及儿童都有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状况。

产后诊断明确应尽早行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治疗建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疗程。也可根据患者情况每天连续治疗。

经期不是做腹直肌分离的治疗禁忌证,但是如果出现月经量增多或者任何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

目前临床上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采取电刺激、手法、自主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单纯电刺激或电刺激结合手法均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有小部分患者腹直肌分离已经治愈了,隔了一段时间却再次出现分离。其实,腹直肌的康复训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已经完全解决,恢复到2指内,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会造成症状的反复,不过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是比较少的。

腹直肌分离诊断及治疗应该到正规医院,并在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作者:李蕊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课题:福建省卫生健康厅青年骨干项目,2020年度,编号2020GGB006)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