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你听过“肝结石”吗

作者:赖建林 福建省立医院 肝胆胰外科 主治医师

胆囊结石民间俗称为“胆结石”,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结石性疾病。胆囊仅仅是胆道系统的一部分。胆道系统包括肝内、外胆管,胆囊及Oddi括约肌等部分,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那么,肝内胆管是起自毛细胆管,继而汇集成小叶间胆管,肝段、肝叶胆管及肝内部分的左右肝管,所谓的“肝结石”就是指肝内胆管里的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它是指在肝内胆管内形成的硬化物质,通常由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等物质组成,一般为胆色素样结石。这些结石可以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起腹痛、发热、黄疸和其他不适症状。本文将介绍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症状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严重时可伴有发热和黄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胆绞痛,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和出汗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提示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二、诊断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如发热、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等。同时,医生还会进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胆管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三、治疗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提倡早期发现、及早治疗,避免长时间的胆道炎症诱发胆管癌。药物治疗的疗效一般不太理想,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溶解结石,如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制剂,这只针对于小部分泥沙样结石患者。因此,大部分肝内胆管结石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主要手段包括内镜取石、经皮穿刺胆道镜取石、腹腔镜肝部分切除、开腹肝切除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结石情况来决定。手术治疗原则是:取尽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总的来说,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进行细致的术后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术前术后的全面评估和护理工作对手术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四、预防

肝内胆管结石的预防主要包括饮食健康、生活规律和避免过度肥胖。以下是一些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具体建议:

1. 饮食健康: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油腻食物。

2. 控制体重:过度肥胖是肝内胆管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长期酗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结石家族遗传史或局部结石高发区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肝功能检查和腹部B超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几率。同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了“肝结石”需要根据“取尽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原则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胆管癌发生,术后再定时检查,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赖建林 福建省立医院 肝胆胰外科  主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