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宁德退休教师李伯讲述,12年前,他确诊肺癌。当时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刚刚批准用于晚期肺癌一线治疗,“价格高得惊人”,一个月的费用在15000元左右。现在,国家出手把价格“打下来”,他每个月自费仅仅两三百元。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黄争荣也见证了近几年临床用药逐渐得到充实的过程:“对于长期要用药的肿瘤病人,新增的药品多了,我们和病人可选择的也就更多了。像靶向药,甚至还能用上第三代的,并且有好几种,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的。”
据了解,这是国家医保局连续6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此次调整坚持以“保基本”为基础,共新增126种药品,涵盖肿瘤、新冠、抗感染、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罕见病及其他领域等,同时,调出了1种即将撤市的药品。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记者从福建省医保局了解到,近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快速增加,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一些昂贵的靶向药、罕见病用药进入了医保目录,老百姓有药用不起、用不上的问题得到改善,切实有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