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家签团队“管”起来

▲景山街道的全民健康管理中心开设了睡眠康复中心,图为医护人员正在调试脑电波治疗仪,改善失眠症状

“足不出户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患者家属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奶奶现已可以适当行走,多谢你们上门服务。”这天,李奶奶的孙媳妇再次通过龙文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预约家庭医生上门诊疗。

80岁的李奶奶家住龙文区蓝田街道蓝田村,两个月前,因中风后遗症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行走不利。家属在联系家庭医生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带着设备上门,为老人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电解质、心电图等项目,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理疗方案,家庭医生团队于每周一、三、五入户,为老人开展针灸、按摩和关节运动治疗等康复项目。

家庭医生早在多年前进入人们视野。2017年起,漳州在全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农村为群众服务。

经过6年铺设,漳州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548个,家庭医生4664人,对常住人口、重点人口以及原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实现应签尽签。那么,如何让家庭医生团队做到签而有约?

“家庭医生是群众健康守门员,同时是构成全生命周期健康最基础的一环。”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黄镇平认为,为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努力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少得大病,漳州市正在打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版,着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以家庭为单位、以乡镇(街道)为范围,科学划分设置网格管理服务区域,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关口前移,探索个性化、全周期、全流程、整合型的群众健康管理新模式。

2023年9月,《漳州市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全面启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以龙文区、东山县、南靖县为试点先行开展健康管理网格化服务。

以城乡接合的龙文区为例,由于没有区属公立医院,基层医疗体系亟需完善。记者在龙文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家庭医生签约模块看到,镇街各个家庭医生团队均由社区医生、乡医、护士、社区网格员、三级医院医生以及镇街挂钩干部等6名成员组成,成员们可以使用平台小程序,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进行健康监测,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

“从胚胎开始管理。比如针对高危孕产妇,由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上门追踪随访,以防造成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出具相应的妇科体检方案;针对慢性病患者,通过家签团队掌握患者治疗状况,改善生活习惯,防止慢病变大病。”龙文区卫健局公卫股负责人郭妙惠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