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冻卵 真是女性生育“后悔药”吗

本报记者 林颖

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在提案中再一次明确聚焦于强化国内生育力保存保障体系,提议从现有可应用技术出发,适度、有序放开冻卵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限制,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就此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专家。

一踏入生殖医学中心,熙熙攘攘的患者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楼关于生殖的义诊区内聚集着众多咨询者。往上走,电梯里挤得满满当当,候诊大厅也坐满等待叫号的患者。

“这里平时看诊的患者都是这么多。当大家都在谈论这些年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下降导致国内生育率走低时,其实还忽略了很大一部分因自然或病理因素导致的 ‘想生生不出’的患者。”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福建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委孙艳主任医师说,“个体生育力下降已不再是少数患者的问题,而是当下育龄人群的共同困境。”

“求卵者” 排队等待“卵源”

冻卵,也称为卵子冷冻。1986年首次人卵子冷冻-复苏并成功受孕后,冷冻卵子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成为保存女性生育能力的有效储备方式。如今,国内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关注“冷冻卵子”技术,包括一些先天没有卵子的女性以及肿瘤患者。

患有卵巢早衰的已婚女性梅女士就一直期待着能在公立医院等到一颗“赠卵”,对于已经35岁的她来说,这样的等待焦急而又漫长。

接诊梅女士的孙艳副院长告诉她,2003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规定,禁止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女性,实施冻卵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也就是说,以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单身女性冻卵,目前在国内并不合规。

在法规的限制下,多余的“卵源”十分稀缺。“一般已婚女性有了配偶,她们更多会选择冷冻胚胎。而想要有人‘赠卵’,除非是医生事先评估某些窦卵泡数量较多的患者有可能一次取出很多枚卵子,那么取卵前医生会与其协商,是否愿意冻存部分卵子的事宜,待胚胎移植成功受孕后,将冻存的卵子进行赠送。”

由于开展动员工作较为困难,包括福建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的赠卵工作都很难开展。据悉,梅女士最终在省外公立医院经历了两年的排队等待,除了年龄不断增长,依旧一无所获。

卵源稀缺催生不合法的卵子买卖

相比于此,真正让生殖医学专家担忧的,则是未婚女性冻卵的官方途径缺失,相应催生了一些不规范的地下非法买卖卵子的行为,以满足某些家庭对稀缺卵源的需求。

这些卵子中介私下用重金诱惑年轻女大学生捐卵,因场所不符合条件、手术操作不正规,导致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此前就有媒体曝光了广州17岁的中专女生小美(化名)在朋友唆使下卖卵,取出21颗卵子后肚子肿胀如孕妇,一度休克病危的事件。当时医生判断小美患的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此病往往出现于不规范使用促排卵激素类药物后引发的卵巢刺激。

生殖医学专家指出,促排卵药主要适用于有排卵障碍、卵巢功能下降等育龄妇女,对于健康未婚女性来说,滥用促排卵药及不正规的“取卵手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使卵巢功能受损,导致将来需要的时候却无卵可用。因此卫生部曾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化赠卵和供卵行为。

鉴于以上种种,孙艳副院长认为,规范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冻卵技术更好地让目前健康、未来有生育力下降风险,且暂时无婚育规划的女性,减少非自愿终生无子的情况。但是,孙艳副院长也提出,因社会因素要求进行冷冻卵子将涉及伦理、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呼吁女性朋友们最好还是遵循大自然规律,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适龄婚育!

单身肿瘤女性患者的冻卵需求在扩大

和梅女士一样关注“冻卵”的还有未满18岁的白血病患者晓丹(化名)。因患有白血病需要化疗,晓丹的家人担心治疗会对她将来的卵巢功能和生育力造成影响。为此,晓丹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希望在肿瘤治疗前,取出卵子进行冷冻。

晓丹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的逐渐年轻化,很多治疗癌症的手段可能都会伴随摧毁年轻女性卵巢功能的风险,这时冻卵可能就成了保存生育力的最好解决办法。但目前未婚肿瘤女性患者能否实施冻卵,需要生殖中心和恶性肿瘤专科等多方医生的讨论,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才可以实施,并不是想冻就冻。

孙艳副院长表示,患有某些疾病的单身女性的冻卵需求倘若能够顺利写入诊疗常规,那么未来这类女性想要冻卵,就可以更顺畅地开展,这对于加快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也有帮助。

卵子库终究不是“保险箱”

尽管目前的《规范》限制了单身女性冻卵,但职场压力和年龄压力相遇时,国内单身女性冻卵的需求依旧暗流涌动。近年来,就有不少女明星或在职场打拼的成功女性选择了绕山而行——去国外冻卵,为自己寻求后路。和多数人认为35岁甚至40岁才去冻卵的刻板印象不同,她们的年龄集中在30~35岁之间。

对此,福建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委、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郑备红指出,不论单身女性冻卵能否放开,冻卵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隐患和局限不能忽视。

即便有了冻卵保障,卵子复苏后也未必存活。因为时间越长,冷冻与解冻的不确定风险就会加大,复苏率可能也会降低,并且卵子并不等于胚胎;而且女性随着年龄增大,整个身体机能也会随之下降,出现代谢性疾病及孕期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增加,这些都可能降低受孕成功率及活产率。因此即使冻了卵,也不能高枕无忧。

此外,生殖专家不鼓励高龄女性冻卵,因为“高龄”卵子的质量会下滑,冻卵适宜人群的年龄上限为40岁,35岁以下最好。对于冻卵能保存多长时间,目前没有明文规定卵子的可冻存期限。

郑备红表示,卵子库终究不是“保险箱”,冻卵并非如某明星所说的“是全世界唯一的后悔药”。所以,应提倡尽量在适当的年龄结婚生育,毕竟冻卵技术中可能存在促排卵、取卵手术的副作用,而冻卵婴儿的发育健康等问题有待长期观察和验证;加上冷冻保存的卵子的所属权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这也可能引发纷争。因此,现阶段,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建议诉诸冻卵来保存生育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