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平畲族乡的公路边,赫然矗立着这样的广告标语——“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这是中医治未病核心思想,近年深植于基层群众心中。
治平畲族乡是宁化县2022年以来打造的第一个中医“治未病”小镇试点单位,4000平方米的畲药谷,80平方米的畲医畲药馆,升级完善的中医馆、中医阁,频繁出现在集镇上的中医义诊摊位都散发着这个“治未病”小镇的活力。
而这治未病活力的内涵在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领到这项任务的是“先吃螃蟹”的宁化县总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邱建清,2023年他挂职治平分院副院长,驻点一年。
一年里,邱建清和同事邓建峰医生帮助治平分院从原有开展11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新增到24种。越来越多乡亲知道中医不只有内服的汤药,还有埋线治疗、小针刀等疗法,而且这些就在自己“家门口”。
“上午忙诊治,下午就组织中医义诊,或跟随家庭医生入户巡诊,跟着乡村医生随访。一年来,我们完成了4583位村民的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了村民的中医健康档案。中医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辨证论治,对当地医生为乡亲拟定后续健康管理方案也有参考作用。”邱建清很欣慰一年的稳扎实干,结出了“常开的花”。
65岁的雷阿姨就是其中一位。2023年,她多了一份中医健康档案。在治平分院,一台中医体质辨识仪上记载着她的形体、常见表现、心理、发病倾向等体质特征。由中医体质辨识仪评估得出,她倾向于血瘀质,并给出调节方法。
“之前血压经常不稳定,中医帮我稳定了很多。”雷阿姨感激地说。
要让村民用得上中医药,也要让村民愿意用。为此,宁化县创新中医“治未病”机制,在治平试点中医药医保打包支付,从当地常住的参保人员中按每人800元标准整体打包给治平卫生院作为“治未病”资金,分病前、病中、病后进行中医健康管护。同时,鼓励村卫生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治平畲族乡治未病小镇是一个试点,有效减少了村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累计服务人次和中医药业务收入占比。接下来,我们希望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下去,继续开展‘一室一院’结对协作,有效创建中医数据化健康档案,继续下沉中医医疗资源,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宁化县总医院院长钟建平表示。
(下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