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些经历,清晨为了按时上班或上课,闹钟一响,猛地起床;尿急,猛地起身上厕所;久坐或者久卧后突然站立,会感到一阵眩晕,眼前发黑,甚至还有站不住要跌倒的感觉,待休息几分钟,身体又恢复了正常,这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在作祟。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是指由卧位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也有一些老年人直立时间超过3分钟才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由于脑灌注不足而出现恶心、乏力、头晕、头痛、晕厥、视力模糊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有短暂性脑缺血、心绞痛等症状发生。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以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其中合并有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伴有虚弱的老年人占50%以上,在老年人群中是导致跌倒或晕厥的重要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心脑血管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当体位变换时容易出现心排血量降低,导致脑部血液流量不足,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疾病因素:严重心脏瓣膜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疾病,包括系统性萎缩、帕金森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3.药物不良反应: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类降压药物、镇静催眠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等。
4.继发性原因:出现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如大量脱水、失血、烧伤等。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首先要注意坐卧位、蹲位变化到站立位时动作要慢,要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适应,然后再行下一步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避免过饥或过饱,餐后不要立即活动,建议坐着休息半小时左右再活动。同时也要积极预防便秘,对于长期便秘的老人,久蹲或久坐时间过长,便后突然站立时亦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在卫生间内加扶手,辅助起身。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运动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
建议随身携带水杯,避免体内发生脱水现象;脱水也是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观察卧位、立位的血压变化。服用降压药、镇静药、血管扩张药后不要突然站起来,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
如何避免起床时体位性低血压
可将起床动作分为三步走,做到“三个一分钟”。
第1个“一分钟”:
醒后躺在床上一分钟:躺着时,血液循环比较慢,醒来后不要着急动,先在平卧的状态下,让眼珠动一动,看看天花板,伸伸懒腰,可促使血液慢慢流动。直到自己觉得已经完全清醒了,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第2个“一分钟”:
坐起靠在床头一分钟:确定自己意识清醒、脑子思路清晰后,缓缓地从被窝里面坐起来,身体半卧,这期间你可以活动脖子、抬抬胳膊、耸耸肩,这时人又清醒了一些,再进行最后一步。
第3个“一分钟”:
双腿下垂再等一分钟:将双脚放在床沿,静静坐一分钟,这一分钟内你可以拍拍腰部、拍拍腋窝,这样可以激活身体内脏,给心脏一个缓冲的时间。直到自己睡意逐渐消失,头脑更加清晰。这时,你的身体也已经醒过来了,血流速度也逐渐恢复了,你就可以慢慢地走下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者:蔡秀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结直肠外科 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