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医务人员围着我妈转,在手术室奋战了10多个小时,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我们一定要珍惜,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见证婆婆重获新生的林女士发出感叹。5月16日,心衰患者陈女士康复出院,一家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近日,闽西南地区在心血管创新医疗科技又一次迎来新突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厦大附一医院)心外科的单忠贵主任团队,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成功为陈女士植入了该区域首台新一代长期型人工心脏EVA-Pulsar™,这是距两年前该院创造的福建首例正式获批临床应用可长期使用的“人工心脏”植入病例后,又一次在心脏外科领域的重大突破,充分展示了医院在心血管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卓越实力。
“劳模”患心衰岌岌可危
新一代人工心脏带来“心”希望
今年55岁的陈女士,是一名当地工厂职工。六年前的某日,突发的胸闷和气喘打破了其平静的生活秩序。无明显诱因,呼吸困难乏力、虚弱、心悸等症状悄然而至。经医学诊断,她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家人带着她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但收效甚微。正如陈女士的丈夫所言,四处奔波,钱花了不少,但还是难逃厄运。
在困境中寻求希望,陈女士及家人选择了厦大附一医院。这里汇聚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因胸部间断性隐痛、气喘加重等症状,陈女士被紧急转入心脏外科。
然而,陈女士的病情已经急转直下,生命岌岌可危。她的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常规治疗手段已无法维持其生命,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已成唯一治疗措施。
由于我国心脏供体相对不足,等待合适的心脏移植需要较长时间,单忠贵主任团队向陈女士提出了一个前沿的治疗建议——植入新一代长期型人工心脏EVA-Pulsar™。
单忠贵主任介绍,心脏移植作为目前终末期心衰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却受到了供体数量、供体匹配条件及手术难度高等因素制约,而植入式心室辅助系统(人工心脏)通过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自然给人体供血的辅助装置,从而治疗终末期心衰。EVA-Pulsar™集合了长期植入、超小体积、脉动血流、高流量辅助、仿生涂层等优势于一身,为严重心衰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对比第三代人工心脏,新一代超小型EVA-Pulsar™血液泵在系统及设计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在保留了超高流量、脉动血流等优势下,大幅缩小了体积,并带来了革命性的新特性。
患者及其家属对实施“人工心脏”手术也抱有积极态度和希望,心情迫切。
等待手术突发心脏骤停
医生技艺精湛多次抢回生命
天有不测风云。在等待“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过程中,陈女士突发心脏骤停了。厦大附一医护团队立即开展抢救,轮流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吸痰、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纤支镜气管插管等操作。
“这前后抢救了50多分钟,终于是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现场的医生说,抢救回来又骤停,这样反复了三次,正是团队不懈的坚持才有了机会。
4月8日,患者终于等来了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时间。医院集中精锐的力量,组成多学科团队,制定了严密的预案,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随着手术室的门缓缓关闭,单忠贵主任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这场高难度的手术。
单忠贵主任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将EVA-Pulsar™人工心脏泵头稳稳地连接在患者的左心室。整个过程中,他的双手仿佛拥有了魔力一般,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
在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程顺利推进。监护仪上的数据显示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变化,这场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人工心脏”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出血和右心功能衰竭。术后,医疗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1周,患者心功能基本接近正常人,转入普通病房。
“这场手术不仅是对医学技术的一次成功应用,更是对患者生命意志的一次科学拯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强说,在厦大附一医院这个充满科学与希望的战场上,陈女士重获新生,这完全得益于我们心血管团队精湛的技术、默契的配合和奉献精神。新一代长期型人工心脏EVA-Pulsar™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厦大附一医院心血管病团队和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整体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医院将大力支持心外科团队广泛地、深入地开展这一方面的手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廖小勇 陈雯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