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从零开始构筑的防治“城墙”

中心成立呼吸慢病学科专业团队

义洲街道地处福州中心城区,辖区有4.2万人,其中老年人5712人,占比13.6%。相关流调显示,福州市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10.6%,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个COPD患者。

一直以来,社区医院在分级诊疗中是首诊的重要环节,也是慢病管理方面的“主战场”。张娟惠长期在基层从事呼吸疾病诊治工作,曾获得第二届“宋庆龄最美基层呼吸医生”奖。呼吸慢病防治自然也是她关注的重点。

在成立呼吸慢病防诊治中心前,她曾带领中心在全市率先开放免费雾化专区,把呼吸慢病患者集中起来治疗。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每年患者仍在快速增长。

通过在社区走访,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提起高血压、糖尿病,老百姓都非常熟悉,问起呼吸慢病却没几个人知道,也导致很多病人根本没有参与过筛查。“关口不前移,治标不治本。” 张娟惠意识到,“很多人对于肺功能筛查很陌生,几乎不可能定期主动去测,往往等到‘憋得不行了’才去医院就诊,可能为时已晚了。”

2018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下发,提出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台江区卫健局意识到,这是推进基层呼吸慢病防治的有力抓手,迅速将基层呼吸慢病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工作提上日程。不过,当年基层医疗机构想拥有一套完备的呼吸慢病检查设备,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基层医疗机构难以承担购买这些设备的费用,更不用说后续的维护和更新了。“没场地、没设备、没人才。但我想,总要有人迎难而上,凭着对学科的一份执着,我们没有退缩。”张娟惠回忆。

为了呼吸慢病防诊治中心尽快成立,由台江区政府拨款,义洲中心陆续引进3台简易肺功能仪、8台雾化机、1台吸氧机,并在全市首家推出社区呼吸慢病防诊治中心,成立呼吸慢病防诊治工作室、儿童及成人雾化区、氧疗区、宣教区、呼吸慢病康复区等呼吸规范化管理一体化功能区。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稳步推进,义洲中心以张娟惠为领头人,构建了一支专注于呼吸慢病学科的专业团队。从最初只有3名成员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中级全科医师、主管护师等陆续到位……这放在全国基层社区机构中,也是一支“宝藏团队”。

在中心医生黄佰超诊室门口,不少患者正在排队看病。林女士是他的“熟客”:“他不仅是医生,更像是我的‘家人’。家中老人急性咳嗽发作,又或者孩子感冒、发烧,他总会耐心地指导用药,有他在我们全家都很安心。”

硕士学历的全科医生黄佰超告诉记者,自呼吸慢病防诊治中心成立,从2019年到2023年,中心年门诊量增长率达到18.62%,总诊疗收入增长率约21.58%。区里为了留住人才,岗位也向基层倾斜,中高级岗位比例分别提高至40%和20%。

畅通的上升通道和更扎实的基层经验是吸引黄医生留下来的重要原因,“身边很多同学不理解,但只有真正来到基层工作后,才知道这里晋升空间、薪资待遇和三甲医院没太大差别,而在基层,我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目前,“90后”黄佰超已经是义洲中心副书记。“中心定期邀请上级医联体的专家来授课,安排团队成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帮我们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全方位提升医疗队伍的软实力。”

目前,义洲中心的成功经验已经推广至全区其他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在全省范围内培训了15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除义洲中心外,台江区的鳌峰、新港中心也先后取得了国家基层呼吸与危重症项目优秀单位。

张娟惠表示,下一步,义洲中心还将开展基层咳喘防治中心建设,为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健康”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一体化诊疗服务,推进针刺、拔罐、艾灸、药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咳喘康复,为打通社区康复“最后一公里”,实现筛—诊—治—防—管全病程闭环管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