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妇科三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最高,俗称“妇癌之王”。
卵巢癌的患病人数多吗?卵巢癌有哪些危害性?卵巢癌的症状有哪些需要关注?
5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李鲁宏教授做客福建卫生报《医生我想问》,为大家分享卵巢癌防治的相关知识。截至目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20余万人次。
现状:防治卵巢癌存在“两难一易”
卵巢癌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卵巢癌主要分为上皮细胞癌、生殖细胞肿瘤以及性索—间质肿瘤三大类,其中95%的卵巢癌为卵巢上皮细胞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2万名女性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其中,每年中国有约5.2万例新发卵巢癌病例、2.25万例卵巢癌死亡病例。卵巢癌病死率高居妇科肿瘤首位。
直播一开始,李鲁宏就强调,卵巢癌的发病特点是“两难一易”,即难发现、难治疗、易复发。
她表示,这种发病特点也导致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70%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后三年内会复发,五年生存率为40%左右。
为什么卵巢癌难以在早期发现蛛丝马迹呢?李鲁宏分析,卵巢位于盆腔深部,空间大,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
例如,很多患者就医往往是因为腹胀、胃纳不佳、饮食减少或明显消瘦。这些症状与一般消化系统症状和胃肠功能紊乱很相近,因此,非常容易被忽视。
卵巢癌早期患者多数没有疼痛或不适感,极少数患者是因为肿瘤蒂扭转或破裂出现腹痛就医而被意外发现,导致患者往往在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时,才意识到问题并就医。
举措:三驾马车全程管理治疗新模式
由于多数卵巢癌在治疗时已处于晚期,术后均需要辅助化疗。
李鲁宏提醒,化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化疗一两个疗程后,就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这个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级、大小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疲劳、消化问题和免疫系统受损等。这些副作用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化疗后,李鲁宏建议,卵巢癌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饮食上建议遵循医生的指导,建议多吃新鲜果蔬和高蛋白质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以及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
眼下临床上卵巢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变化,形成“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三驾马车的全程管理治疗模式,有效延缓复发,延长无疾病生存期。
“卵巢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把每一环做好,就有更多可能让患者迎来良好的结局。”李鲁宏表示,既要肿瘤治疗结局好、患者生存时间长,也要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就要个体化地、精准地进行治疗。
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是目前及早发现卵巢癌非常有效的手段。
年龄和卵巢癌发病率具有一定关联:年龄越大,患卵巢癌的风险就越高,大多数卵巢癌发生在女性更年期后,50岁以上的女性是卵巢癌的高发人群。
李鲁宏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知晓自己的家族病史,增加对卵巢癌的认知度;一定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对于临床检查异常的高危人群更要增加体检频率,早发现、早治疗。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齐鲁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