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有哪些危害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主要表现为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长期的高脂血症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危害。
1. 心血管系统危害: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促进血管内壁形成斑块,进而狭窄血管,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代谢系统危害: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甘油三酯增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 肝脏损害:长期的高脂血症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进一步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
4. 胰腺疾病: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这是一种急性且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5. 神经系统危害:高脂血症可能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老年痴呆、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针对高脂血症的危害,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1.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夜宵中的烧烤、煎炸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1周2~3次),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药物治疗:根据血脂升高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常用的口服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需每日服用1次。最新研发的注射类降脂药物有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PCSK9),每个月注射1~2次,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和药物相当。注射降血脂药物极大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实现长久平稳的血脂达标,可能会成为未来主流的血脂管理方案。
3. 手术治疗:对于极个别血脂异常严重的肥胖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回肠末端切除术、部分门静脉分流术等。这项技术有创伤,需要咨询经验丰富的胃肠专科医师。
血脂正常可以停药吗
无论是生活方式调整还是药物治疗都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不同人对同一治疗措施或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差异很大,应严密监测血脂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生活方式调整,即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如达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12个月复查1次。
2. 首次服用调脂药物者,应于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尤其是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还需复查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血脂达标且无不良反应,逐步减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不良反应,每3个月复查1次。
3. 如治疗3~6个月血脂仍未达标,应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物。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均需在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脂血症干预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合并不同疾病的人群,LDL-C达标水平不一样。因此,您LDL-C多少才达标,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切莫看到血脂指标没有“键号”,就认为血脂达标了。
要重视血脂筛查
高脂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预防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血脂的早期筛查。
1. 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
2. 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至少要包含一次Lp (a) 检测;
3.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4. 家族中若有多名人员患高脂血症,其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作者:方周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血压科/老年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