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边坝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心存顾虑的当地老百姓选择不远千里去外地治疗。如今,边坝县人民医院门诊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住院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的变化,得益于这几年来福建对边坝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援。
从2016年7月开始,福建省对口支援从林芝调整到昌都,漳州市和龙岩市联合对口帮扶边坝县,历批援藏工作队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促进边坝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医疗卫生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援藏力量积极投入
因边坝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建设用地特别紧张,原有县人民医院周边已无其他发展空间,业务用房紧张,住院环境差,急救通道不畅,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带来了很大不便,也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到位后,先后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制定了援藏规划,将边坝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列入重点援建项目。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8289.17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其中福建援藏解决7400万元,并于2020年8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
自2016年以来,漳州、龙岩市委、市政府先后派出6批57名工作能力强、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专家,通过“科对科”帮扶指导县人民医院业务。2021年11月斥资20万元建设改造输血科,规范临床输血科的建设,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22年8月龙岩市连城县为边坝县捐赠价值130万元的高压氧舱,为治疗和预防缺氧性疾病,特别是急性高原病提供设备支撑;2022年11月斥资24万元建设便民服务门诊,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使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同时,漳州市医院还为边坝县人民医院捐赠了呼吸机、心电检测仪、微量注射泵等医疗物资,总价值35万元。
科室硬件得到改善
一所医院的好坏,直接与科室好坏相关。在漳州、龙岩的对口帮扶下和福建援藏医疗专家的指导协助下,边坝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6月新建口腔科、2022年5月新建眼科、2023年3月新建康复科、2024年4月新建内镜室……许多专业科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
为了让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福建援藏医疗专家还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引入,提升了科室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同时,福建援藏医疗专家还通过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掌握新的诊疗方法和操作技能,使科室能够开展更多复杂和高难度的医疗服务项目。
在家门口就可医治
边坝县是大骨节病多发地区,过去,患者主要是前往拉萨、昌都治疗,或者依靠福建援藏队协调,将患者带到内地医院手术治疗。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林福泉得知这个情况后,积极寻求援派单位帮助,组织人马着手开展大骨节病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创建工作。通过采购医疗设备、建立救治机制、组建医疗团队……
在历批次福建援藏医疗专家和当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边坝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123例大骨节病手术,术后康复良好。
人才技术快速提升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进一步加强边坝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边坝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专门设立福建援藏卫生人员培训经费,从2017年至2023年共计选派61名业务骨干前往漳州、龙岩两地的医技、临床、护理、管理等相关科室学习,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边坝县政府副县长沈孝兰告诉记者:“在福建援藏医疗队帮助下,以前一些可能会选择去外地治疗的患者,如今更多人愿意留在家乡接受治疗,这为患者及其家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让患者享受到更好更优的医疗服务。”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