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软萌杀手 非洲大蜗牛

陈凝 福建省立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小张、小王和小林合伙开了一家餐饮店,几天前在市场边捡到了一只大蜗牛,秉着“吃货”的好奇心,三人一起把这只大蜗牛按生腌的方式处理后分食了。没想到,几天后三人先后出现了高热、头痛、视物模糊、全身肌肉酸痛等表现,就诊医院感染科,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幸亏就医及时,治疗得当,不仅保住了性命,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随着春天雨季的到来,路边的大蜗牛越来越多。别看它们软萌可爱,它们可是备受寄生虫的“青睐”。

它们是如何引起我们发病的呢?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一谈这个广州管圆线虫病。

什么是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指由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为主要特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啮齿动物(如鼠类)体内,但也能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广州管圆线虫病已经被列为国家新发传染病。

感染途径、症状与治疗

1. 感染途径: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宿主(如淡水鱼、虾、蟹、蛙、蛇等)而感染。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也可因接触了被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寄生在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蛞蝓等软体动物)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了污染的自来水而感染。幼虫进入人体后,会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流至全身各器官,最终进入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病变。

2. 症状:本病起病较急,感染后的症状因人而异,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在严重病例中,幼虫可能侵入眼睛、肺部或其他器官,导致视力障碍、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3. 治疗:目前广州管圆线虫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在几天内可自行康复。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阿苯哒唑。注意服药过程中因虫体死亡及脑水肿等易引起颅脑高压,所以重症患者应住院治疗。由于幼虫在人体内的寄生时间较长,治疗过程可能较长且效果有限。

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2. 食品安全:购买和食用新鲜、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食品,如生鱼片、生肉等。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海鲜等易感染寄生虫的食品。烹饪过程中使用高温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和虫卵。

3. 餐具卫生:餐具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这个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属于大型贝壳螺,通常体长7~8厘米,壳纺锤形,表面呈白或黄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蜗牛。非洲大蜗牛是最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之一,已被我国列为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非洲大蜗牛是许多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如广州管圆线虫、脊形管圆线虫、血吸虫等。要想真正有效清理一个区域的非洲大蜗牛,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专业、规范、大面积的消杀。

食源性寄生虫病就医指南

除了广州管圆线虫外,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还有绦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等。症状因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而异,包括腹痛、腹泻、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检查。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饮食史和旅行史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食源性寄生虫传染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作者:陈凝 福建省立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