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反向操作 挑战脊柱外科“天花板”手术

本报记者 陈坤

近两个月来,今年39岁的小圆(化名)感觉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病情日渐加重。她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求助。

原来,10年前,小圆就出现不明原因的颈胸背部疼痛。医生发现小圆存在多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有的骨化物还位于颈胸交界处,有的骨化物巨大,几乎占据了80%的椎管空间,脊髓严重受压。

福医协和医院骨二科主任廖忠告诉记者,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柱外科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业界普遍的治疗方式是绕过脊髓切除压迫神经的骨化物,一直被称为脊柱外科难度最大、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之一。

廖忠积极寻找安全且创伤小的治疗方案:既然从脊髓一侧“动刀”风险太高,能否“反向操作”,将骨化物连同所在椎体一起向前方推移?

只要前移5毫米,就可以解除脊髓压迫。这种手术,目前,仅在国内外极少数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开展。

为确保手术安全,廖忠、崔为良主任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为小圆精准开展了PTAF手术。

目前,小圆已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步态较前明显轻松稳定。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