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帮助肥胖儿童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林莺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科 副主任护师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然而,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儿童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一些大城市的孩子们肥胖率甚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儿童期肥胖不仅影响当下的健康,还会持续到成年,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严重影响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素质带来挑战。

什么是儿童肥胖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孩子没有受到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影响,仅仅因为吃得多、动得少,体内脂肪过度积聚的状态。肥胖的成因相当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是个重要原因,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关键。

生活习惯和肥胖的关系

现代孩子的生活习惯常常与肥胖密切相关。长时间玩电子设备、熬夜、睡眠不足等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能量消耗,增加肥胖的风险。父母的过度溺爱,如过度喂养和不限制零食,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饮食结构和肥胖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增多,而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却减少。这种饮食结构的失衡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引发肥胖。

缺乏运动的影响

运动是消耗能量、控制体重的重要途径。然而,现代孩子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运动,长时间久坐、缺乏户外活动等都会减少能量的消耗,增加肥胖风险。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导致儿童肥胖。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饮食习惯,进而引发肥胖。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貌和自信心,更严重的是对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堆积多,血脂高,容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肥胖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容易导致糖尿病。

此外,肥胖儿童可能因体型问题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歧视,产生自卑和抑郁,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肥胖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延续到成年,长期威胁整体健康。

预防和解决办法

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其次,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能量。

家长和学校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已经出现肥胖的孩子,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计划、增加运动量和进行心理治疗,以达到减轻体重、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儿童肥胖问题需要我们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了解肥胖的成因和危害,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作者:林莺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科 副主任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