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监测很重要,也是家长在家就能做到的事,包括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监测。
黄林娟主任建议,1岁内最好做到一年4次、三个月1次的监测,1~3岁建议半年1次,3岁以后一年1次。如果是高危儿,比如剖宫产出生、早产等因素,就要按医嘱进行监测。
《生长曲线表》是家长在家进行监测最重要的工具。监测时,一是可以按照表格对比孩子是否达到平均水平,二是注意每次监测数据的横向对比,三是看增长的幅度是否与曲线一致。
神经心理发育方面,可以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监测,若出现一条没达标,家长要多多观察,必要时去医院接受进一步评估诊断。
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是“饭渣”,如何保证营养均衡,营养喂养要注意哪些?
宋捷主任说,6个月前的婴儿一般还没开始添加辅食,他的饮食是很单纯的。所以,营养一定要够。如何获知营养摄入是否充足,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生长曲线表。如果出现非疾病下的喂养困难、厌奶等情况,家长要注意作息和喂养的间隔,同时辅以适当的活动,避免吃“零食奶”,孩子有了饥饿感,摄入量自然就正常了。
6个月之后,遵循辅食添加原则,由一到多、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等。 第一口建议是高铁米粉,随后就可以开始积极地添加肉类食物。因为米糊里的铁无法达到生长发育的需要量,同时添加蔬菜,辅助铁元素的吸收。
7月龄开始,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入手指食物,并让孩子学习使用工具自我喂养,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
保证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家长可以利用好膳食宝塔这个工具。根据孩子的年龄,安排食物和具体的量。
黄林娟主任补充,可以添加辅食后,喂养时要注意食物的丰富。因为婴幼儿摄入的量是有限的,推荐一天12种,一周至少20种食物,一周至少两种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