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女士5年前体检发现心脏彩超有异常,因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医生在追问了解到她的母亲和外祖母也是瘦高体型且外祖母因心脏疾病逝世之后,高度怀疑她患有“马凡综合征”,建议她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证实她确实携带FBN1基因杂合突变,该突变遗传自其母亲。
薛女士一家害怕自己的“坏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夫妻俩了解到“第三代试管”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成熟,能够帮助他们生育一个不携带特殊致病基因突变的宝宝,于是决定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在医学团队的精心护航下,幸运地获得了两枚不携带“马凡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的正常胚胎,并且薛女士仅进行一次胚胎移植就成功妊娠,最终顺利分娩了一个非常健康的宝宝。
什么是马凡综合征
现代科学证实马凡综合征(MFS)是一种由细胞外基质蛋白——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引起的结缔组织疾病。它是由法国儿科医生Marfan于1896年首先发现的,又名“天才病”。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中国男排运动员朱刚都患有马凡综合征。马凡综合征给他们带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同时也给他们的人生早早定下了悲剧的结尾。马凡综合征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疾病主要特征为身材高,四肢、手指、脚趾都细长,称为蜘蛛指;眼部病变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心血管方面,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大动脉血管中膜往往发育不良,容易发生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而引起主动脉窦瘤、夹层动脉瘤及破裂。若未经良好诊治,1/3患者自然生存寿命平均仅为32岁,另外2/3患者的寿命也很难突破50岁。
马凡综合征的遗传方式
马凡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垂直传播、男女机会均等的特点。如患者与另一患者结婚,所生子女一定是患病的;如患者与另一正常人结婚,其下一代有50%的概率患病。有15%~30%的MFS是患者自身基因新发突变导致,这部分患者生育的后代也会有50%的概率患病。
马凡综合征如何避免遗传给下一代
对于基因突变位点明确的马凡综合征患者,若选择自然妊娠,那么需在孕中期羊水穿刺抽取少量羊水进行遗传学检测以明确胎儿是否携带有亲源的基因突变。一旦胎儿遗传到其父母的FBN1基因突变,必然面临着被引产或者是生下来患有马凡综合征这两种情况之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即“第三代试管”技术,是指在常规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对移植到母体子宫之前的胚胎进行遗传学测,选择性植入胚胎,从而防止单基因病和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像马凡综合征这样的罕见病,往往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预防的意义更重于诊治。有生育需求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可选择在孕前进行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明确携带致病突变的家系,强烈建议到生殖中心的遗传门诊进行PGD遗传咨询,知情选择“第三代试管”辅助生育,筛选不携带致病突变的胚胎植入宫腔。
对薛女士来说,“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不一定是完美的,她经历了普通女性没有经历过的痛苦和煎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从源头上阻断了马凡综合征致病基因向下一代传递,真正帮助她破除家族的遗传魔咒,实现了优生优育。如此“生而不凡”对她而言非常值得。
(作者:余爱丽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生殖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蔡雪芬2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生殖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