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典型症状表现为急性发作时的剧烈关节疼痛、红肿、发热和触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若不加以控制,痛风可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受限。因此,痛风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痛风发作诱因是什么呢?我们要如何预防痛风?
痛风发作7大诱因
1.高嘌呤食物摄入
痛风患者普遍对嘌呤敏感,而肉类、动物内脏和部分海鲜等食物富含嘌呤。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进而诱发痛风。据统计,痛风患者的饮食中,高嘌呤食物占比较大。
2.酒精摄入
过量饮酒,特别是啤酒和白酒,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酒精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从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3.肥胖
肥胖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高,脂肪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同时肥胖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4.疾病诱发
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银屑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由于这些疾病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因此更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5.药物诱发
一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等,可能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诱发痛风。
6.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减缓,影响尿酸的排泄。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痛风发作的风险相对较高。
7.经常熬夜
熬夜时,身体进入应激状态,能量代谢会以产生更多嘌呤废物的形式进行,可能会诱发痛风疾病。作息不规律也是痛风发作的诱因之一。
预防痛风的6大习惯
1.低嘌呤饮食
为了预防痛风,应当避免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如红肉、内脏(如肝脏、肾脏)、海鲜(如虾、蟹、鱼子等)。这些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尿酸,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相反,应当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乳制品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
2.禁酒
酒精,特别是啤酒和白酒,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尿酸在体内积累,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因此,为了预防痛风,应该尽量控制饮酒量,甚至完全戒酒。
3.控制体重
肥胖是痛风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含量高,会产生更多的尿酸,同时肥胖也会降低身体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因此,适当减肥是预防痛风的有效方法之一。
4.增加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尿酸。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5.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诱发痛风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了解痛风发作的七大诱因对预防和控制痛风至关重要。痛风患者和潜在人群都应积极采取这些措施,以维护健康的身体状态,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朋友们从现在开始,为健康加分!
(作者:许文锟 泉州市正骨医院 风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