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岩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了一名肺癌伴多发骨转移的肿瘤晚期男性患者。
患者因肿瘤骨转移,导致下肢肿瘤性病理性骨折,疼痛剧烈,每日口服大剂量羟考酮缓释片(每天120mg)以及吗啡片(每天20mg),但是止痛效果不佳。疼痛致其无法平卧休息且伴随着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多日失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疼痛科苏松德主任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同患者及家属商议后,决定对患者施行“鞘内吗啡泵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术中,苏主任通过微创手术将导管置于患者脊髓(蛛网膜下腔),连接输液港埋置于皮下,通过连接镇痛泵将镇痛药液持续不断输注,从而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镇痛。
术后,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睡眠改善,带泵出院,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了解,癌痛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天都在影响无数患者的生活。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高达70%~90%,患者出现疼痛后往往会导致失眠、食欲减退、疲劳和乏力,常伴随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即使规律地服药,很多患者仍然遭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对后续的癌症相关治疗也抗拒接受。
苏松德主任介绍,鞘内泵植入术是镇痛新技术,通过向蛛网膜下腔输注镇痛药物,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能够高效治疗难治性、顽固性癌痛及非癌痛疾病(如术后顽固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其优势包括:高效镇痛、副作用少、费用减少、疗效持久稳定,且术后可随身携带出行,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领先技术,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中已将其作为顽固性、剧烈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
目前,龙岩人民医院疼痛科已成熟开展鞘内泵植入术,该技术为癌痛及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标志着龙岩人民医院疼痛科在解决顽固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