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为了追求牙齿整齐美观选择了牙齿正畸。正畸治疗在牙齿表面黏结矫治附件,通过弓丝或者矫治器等对牙齿施加矫治力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通常矫治器分为唇侧固定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器。其中唇侧固定矫治具有技术相对成熟、费用相对便宜、性价比高等优势,是目前最常用的矫治器。因其发展历史有一百多年,相对于隐形矫治器和舌侧矫治器的发展历史更加悠久,故也被称为传统固定矫治器。固定矫治疗程平均需要两年左右,一些复杂病例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在长达两年左右的矫正期间,就需要患者熟知固定矫治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正畸疗效显著且正畸过程体验舒适。
矫治器初戴后
1.牙齿酸软疼痛。初戴矫治器后,牙齿因受力可能会出现轻度疼痛、轻度松动、酸软无力等不适症状,在咀嚼时更明显。疼痛常可以忍受,一般三到四天症状会减轻或消失,通常不超过一周时间。在这一期间为了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不宜进食大块食物或硬物,可以进食细软食物,如粥、面条、面包等。如果疼痛感不减反增,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就诊检查。
2.黏膜摩擦或溃疡:初戴矫治器后,原本光滑的牙面黏结矫治器后变得粗糙,矫治器可能会摩擦口腔内侧黏膜,引起黏膜灼热感或溃疡。可以使用正畸保护蜡包裹在对黏膜有明显刺激的矫治器上,避免黏膜与矫治器的直接接触。若出现黏膜溃疡,可以使用喷剂或贴剂来缓解溃疡的不适,一般7~10天会自行恢复。
矫治过程
1.饮食
1) 食物种类选择:矫治过程中不啃食硬物(螃蟹、硬糖等),较大水果需切片或切小块食用(苹果、梨等),尽量避免过黏(汤圆、年糕等)、带核(话梅、龙眼等)、带骨(鸡爪、排骨等)食物,如有需要,带骨食物需剔骨食用,带核食物应去核食用。
2) 进食:进食宜细嚼慢咽,如果进食时感觉有硬物顶住矫治器,不应继续咀嚼,检查食物中是否有硬物,以免继续咀嚼导致矫治器脱落。进食时需要两侧同时咀嚼,长期单侧咀嚼会导致弓丝滑动,当滑动导致一侧弓丝过长,过长的弓丝会刺激黏膜造成不适,同时影响矫治效果。
2.口腔卫生
1) 刷牙:进食后必须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参考巴氏刷牙法),刷完后要检查矫治器附件上是否有未清除干净的食物残渣。长期口腔卫生不良会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牙釉质脱矿、龋齿,不仅影响美观与口腔健康,还将影响矫治效果。严重口腔卫生不佳者应终止矫治。
2) 工具:牙刷(或正畸牙刷)、间隙刷、冲牙器、牙线,以上工具按需选择。注意牙刷应选择软刷毛,选择小头牙刷或正畸牙刷,配合含氟牙膏可以避免牙釉质脱矿。
牙齿矫正固定矫治是一个长期的牙齿位置改变、牙周组织改建的过程。矫治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医生精密的诊断、精准的治疗,也离不开患者的密切配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按医嘱进行配合,可能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或者治疗疗程延长。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理解并接受牙齿矫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让治疗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总之,通过关注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习惯、定期复诊和保持积极心态,您可以在正畸固定治疗期间享受更多舒适体验。
(作者:王燕 黄鹏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