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下一篇

把手术室“搬进”直播间

本报记者 陈坤

扫描二维码,加入卫生报颈椎腰椎健康交流群,一起来问医生

顽固性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无法行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脊柱疾病越来越常见。

脊柱微创手术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让患者重新挺直腰杆,自如地行动。

8月2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廖忠教授做客“医生我想问”直播间,和大家分享脊柱微创手术的知识。

截至目前,本次直播全网观看达23万人次。

“真是涨知识了!”直播间里,不少网友发出感慨。

直播的桌面上,人体椎体模型,局部放大模型,手术时用的内窥镜、蓝钳等手术器械,摆放在一张手术台用的绿布上,就像一个简易的手术台。

廖忠教授介绍,脊柱的老化会导致许多常见病,比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还有一些外伤,最常见的如腰椎骨折、颈椎骨折、胸椎骨折,还有肿瘤感染等。简单来说,大部分都跟脊柱外科有关系。而部分椎管里面的肿瘤或者脊髓里面的问题,则是由神经外科医生来处理。

不久前,福医协和医院成立骨科医学中心,分成4大亚专业,分别是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运动损伤科、四肢创伤骨科。其中,脊柱外科就分为两个科,可见脊柱外科的病人之多。

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工具,减少对人体肌肉皮肤、肌肉、骨骼组织的破坏,促进病人更快恢复。

脊柱微创手术跟切口大小没有关系,它指的是用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因此,微创并不意味着“微手术风险”。就好比说在一个没有门的房间里,我们要将一件大的家具通过窗户移出来,这就需要医生有更高水平和更好的工具,来达到不用拆墙(微创手术)的目的。

现场,廖忠主任利用带来的工具,模拟了医生如何通过切口,完成各类微创手术。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医生通过一个切口,利用椎间孔镜就能解除腰椎压迫。

国际上,单通道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局麻微创手术。

如果病人有椎管狭窄,或者需要融合内固定,椎间盘突出合并其他困难的问题,无法用椎间孔镜来解决的时候,医生可以选择更大范围操作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

针对老年人骨折,就可以利用椎体成形术,俗称“打骨水泥”、“打骨胶”。该手术可以让老年患者尽快离床,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手术后次日就能出院。

针对严重腰椎滑脱的病人,医生一般选择侧方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OLIF),在腹部的侧方切开一个小口(约4cm左右),通过钝性分离侧前方肌肉,从腹膜后方达到椎体侧前方进行手术,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的风险。

“大家看我这手上的脊柱标本,原本我们的颈椎实际上是有生理前突的,但很多人玩手机老是低头,这会让颈椎一直弯曲,颈椎椎间盘就很容易坏。”廖忠主任拿着一个脊柱标本,指着关键部位讲解。

所以,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要注意抬头挺胸,睡觉时,枕头要枕着肩膀,从而保持头颈部轻度后仰、肌肉放松的状态。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