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红色便便之谜

作者:周晓毅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邻居李奶奶跟着旅行团刚从新疆回来,原本成天乐呵呵的她拉着行李箱进门的时候眉头紧锁,似乎有什么心事。第二天,李奶奶叫住要去上班的我:“小周,这两天我发现大便都是红色的,把我吓的呀,昨天一晚上都没睡好,你在医院工作,像我这个情况是不是要去检查一下?”

“可以呀。”到医院后,我递给她一个取样杯,“大便就装在这个杯子里,拿到检验科检查。”

“放心吧,大便检查都是正常的,您这几天有没有吃西瓜之类的水果呀?”

“噢……我想起来了,在新疆的时候,“塔乌兹”简直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来。”看我一脸蒙,李奶奶解释道:“西瓜的维吾尔语叫塔乌兹。”“原来如此!”“你说我这是吃西瓜惹的祸?”“是的,李奶奶,您听我详细给您说。”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有理学、化学检查。包括颜色、性状、量、显微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

健康成年人的大便颜色是黄褐色,圆柱状,质软,排便量随着进食的食物量而增减,每日排便一到两次或两天一次,当粪便颜色、性状、次数发生改变时,有可能是肠道疾病最开始的表现。

粪便颜色容易受食物、药物、病理等因素的影响。比如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呈绿色,病理情况下见于婴儿肠炎;肠道检查时服用硫酸钡呈白色或灰白色,病理情况下见于胆道阻塞等;食用西瓜等食物呈红色或粉红色,病理情况下见于痔疮出血、肛裂、直肠癌等;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等呈果酱色,病理情况下见于阿米巴痢疾等;服用铁剂、食用动物血或肝脏呈黑色、柏油色等,病理情况下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等。

粪便的性状:细条状便常见于食入矿物油,病理情况见于直肠和肛门狭窄,常提示有肿物;球状便常见于便秘,因粪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而排出羊粪样、球样硬便;脓血便常见于下消化道病变,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癌、各类肠炎等;鲜血便常见于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等;白色淘米水样便,常见于霍乱、副霍乱;凝块便常见有肉眼可见的白色、黄色或绿色的乳凝块或蛋花样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显微镜检查粪便中的细胞与病原学检查:1.白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白细胞或偶见。增多见于肠炎,大量增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嗜酸性粒细胞较多时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病。2.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痢疾、结肠癌、痔疮等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时可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3.巨噬细胞:正常粪便中无吞噬细胞,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可出现巨噬细胞。4.上皮细胞:增多见于结肠炎症等。5.真菌:肠道真菌感染见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需要注意的是,粪便里面的真菌有一些是污染引起的,比如留取标本时候被马桶或大便池污染,或者留取标本的容器被污染。6.病原学检查如寄生虫卵和原虫:粪便检验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粪便隐血试验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检查前3天应避免食用动物血、铁剂、维生素C等物质,免疫法检查则无限制。粪便隐血试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选指标之一。免疫法隐血试验目前认为是对大肠癌普查最适宜的检查。

以上就是大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了,建议50岁以上人群关注肠道健康,定期体检。

“好好好,你这么一分析,总算解开这红色便便之谜,也学到了粪便检查的重要意义。谢谢你啦!”“不客气,您慢走!”从医院回来的李奶奶又恢复到以前乐呵呵的样子了。

(作者:周晓毅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