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13岁少女小梅,两年前发现自己左、右胸廓不对称,双肩不等高,背部及胸廓出现严重畸形,这让还在青春期的她陷入深深的自卑……
高难度手术让“S”弯女孩重新挺直脊背
小梅长期随家人旅居西班牙。两年前,家人发现小梅坐立、站立姿势渐渐出现异常,而且左、右胸廓不对称,双肩不等高,右侧肩胛骨隆起,背侧呈“剃刀背”畸形。
家人带小梅前往西班牙当地医院就诊,但当地医院并没有给她特殊处理。因为没有其他不适,家人也就没把这事放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梅背部及胸廓畸形的情况变得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到外观及日常生活、学习,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处于青春期的她陷入了自卑。
着急万分的家属多方打探,得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在治疗脊柱侧弯畸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便慕名从西班牙回国,求诊于微创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林海滨教授。
林海滨为小梅认真查体后,最终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其侧弯角度已达到约82°,整个脊柱呈现“S”弯,属于较重度畸形。
经详细体格检查、精心术前测量、规划以及术前充分评估、准备、讨论,林海滨教授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带领脊柱外科医疗团队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技术,成功为患者实施脊柱侧弯矫正。术后,小梅长高了6厘米,达到166厘米。
据悉,机器人辅助下脊柱侧弯矫正技术系莆田首次开展,为广大脊柱侧弯患者带来福音。
术后1周,小梅便能下床活动,侧弯、驼背畸形明显矫正,侧弯角度由原来的82°矫正为不到8°,几乎与正常人无异。小梅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顺利出院。
青春期症状加剧,需尽早治疗
林海滨教授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常见的无明确原因的脊柱三维畸形,影响着全球数百万青少年。这种病通常发生在10至18岁之间,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加剧,需及时手术矫正,如果持续恶化,可能影响脊柱、脊髓、心肺等功能,甚至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纠正脊柱侧弯,改善患者的外观,同时避免胸腔和腹腔器官受压,改善心肺等功能。”林海滨教授说。
林海滨教授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为脊柱周围遍布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此外,脊柱的三维结构使得侧弯往往伴随旋转和畸形,因此手术对钉子放置位置和精准度要求极高。若不慎损伤脊髓神经或血管,可能会导致瘫痪或严重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精准、安全置钉至关重要。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因其精确、微创和智能化的特点,成为外科手术新趋势,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具有精准、高效、全程可视化操作等优势,最大限度减少手术误差,大大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准确性。
为此,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在我省较早引入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目前已开展多种机器人辅助手术,包括颈椎后路Keyhole手术、颈前路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手术、椎间孔技术、全脊柱机器人辅助下的置钉融合减压手术,积累上千例丰富的手术经验。
(林颖 吴育俊 陈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