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常简称为激素),存在于我们每个正常人的体内,对代谢和应激反应有着最重要的作用,常用口服制剂为泼尼松(又名强的松)或甲泼尼龙。作为诺贝尔医学奖级别的药物,对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来说,糖皮质激素就是长期相处的爱人,难舍难分。但这个甜蜜爱人也有她的脾气——副作用,处理不好她的脾气也会伤人。
它有哪些坏脾气,我们该如何应对?
诱发感染:激素抑制免疫,容易诱发感染,且其抑制发热,使感染不易被发现。应对:用药前应排除潜伏的慢性感染,如乙肝、结核。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征象;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免疫力低下患者可间断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肥胖:长期用激素会“胃口”大增,脂肪重新分布,引起“外源性库欣综合征”, 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肩、四肢纤细、痤疮、多毛等。应对:控制食量,限制谷物、肥肉等摄入,增加富蛋白食物,并适量运动(如每日慢跑或者快走半小时,也可练瑜伽),停药后多可自行消失。
消化道溃疡:激素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应对: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慎用,并避免与止痛药联用;治疗期间应戒酒,规律饮食,并可加用胃肠黏膜保护药物,如奥美拉唑。
血糖升高:激素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异生,导致“糖代谢紊乱”,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停药后多可恢复。应对:适量运动,增加蔬菜摄入,控制谷物及水果摄入,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酌情加用降糖药物。
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并使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应对:注意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或加用降压药物。
骨质疏松:激素可减少钙的吸收,促进尿钙排泄。此外,还可以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成骨细胞凋亡。长期使用可导致严重骨质疏松,引起骨折。应对:每半年监测骨密度,同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必要时予加双膦酸盐类药物抗骨质疏松。
股骨头坏死:激素可导致脂代谢紊乱、小血栓形成,股骨头局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坏死,可表现为髋部的酸痛、僵硬。应对:加用银杏叶、贝前列素或羟苯磺酸钙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精神异常:激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欣快、激动、焦躁、失眠。应对:药物应在早餐后使用,以减少失眠,必要时加用安眠药。
撤药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如果骤然停药,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危象。常表现为严重疲乏、恶心、呕吐,检查可发现低血压、低血钠和低血糖,甚至还会伴随低体温和休克。应对: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
低钾血症:激素具有排钾作用,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引起乏力。应对: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电解质,预防性给予补钾。
总之,糖皮质激素虽有副作用,但亦有良效,且一般来说,长期使用泼尼松每天不超过5毫克副作用不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谈激素色变,只要加强跟医师的沟通,定期复查,提前应对,还是可以跟她和谐相处的。
(作者:詹自雄 福建省立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