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真的是太落后了!”张碧煌回忆起初到龙岩二院时不禁感叹,“就像北方人所说的‘干打垒’那般简陋。”张碧煌原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工作,1981年调回龙岩市第二医院。那时的龙岩市第二医院(1977年名龙岩地区第二医院)条件极为艰苦,住院部仅有一个大内科和大外科。后来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由于张碧煌曾在福州从事骨科工作多年,他作为负责人创建了龙岩地区第一个正式的西医骨科。在此之前,龙岩市只有中医骨伤科。
据悉,上世纪90年代,龙岩矿场众多,创伤工人也随之增多。张碧煌负责的骨科,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闽西地区骨科医疗水平的提升,还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更为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
“我们医院的CT是龙岩地区的第一台CT。”张碧煌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随着社会医疗系统的发展,器械的引进能极大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然而,购买一台全新的CT机资金不足,当时医院的5位领导在福州宾馆共同签字确认,才决定从福州一家大医院购入一台二手CT机。
一直以来,张碧煌都认为培养人才至关重要。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安排科室内部对每个手术进行讨论,每月进行一次互相讲课。在实操方面,医生们在进行大手术时相互观摩学习,同时也鼓励年轻人发表论文。他还创办了当时龙岩唯一的一份骨科杂志,共出版了五期,鼓励闽西骨科医生踊跃发表论文。此外,他成立了龙岩市医学会骨科分会,每年组织两次骨科研讨会,召集龙岩地区骨科同道,并邀请省城和外省的专家前来授课。
张碧煌认为,做医生就是要坚守职业操守与道德底线,埋头钻研业务,与患者建立起基于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坚实纽带。他表示,尽管时代不断变迁,但“老老实实做医生”的理念无论何时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