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古法煎药,保证药效

智能加水与浸泡

《本草纲目》记载:“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作为中药的重要剂型之一,古人对待汤剂独具匠心,遵循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规则,对煎药的器具、材料、火候、方法等都非常讲究。

在医院传统煎药房里,常遵循古法煎药,效率较低,无法兼顾满足广大群众大量处方需求。而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用中药数智化煎配系统后,既还原了“一人一方一锅”的古法煎药模式及先煎后下、一煎二煎、文火武火等特殊煎药工艺,又保证了一天可煎制平均500人次2500剂中药的需求量。

走进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本在大门右手边的传统煎药房,已被夷为平地,来年将耸立一栋康复楼。全新的中药数智化煎配中心位于该院时珍楼8楼,占地从原先的200平方米升级为800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药材通过机器自动调剂,一味一味依次入锅,每味药材掉入煎药锅之后都会拍照留痕,方便后续溯源,然后由机器自动完成加水、浸泡等工序,通过轨道输送到煎煮工位开始煎煮,一煎、二煎、文武火自动切换。

在一煎、二煎区域,闻到的是中药浓厚的气味,在后下药(包煎药)区域,则能闻到薄荷、肉桂等单味药材挥发出的香气。

“无布袋常压散煎,以及一煎二煎、先煎后下、文武火切换,这是我们传承千年的古法煎药工艺,通过智能系统精准控制,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处理创新赋能,系统根据方剂的整体特性对煎煮时长(通常一般药方煎煮30分钟,解表感冒方需缩短,滋补药方则需延长)进行精准把控,以保证药效和药性,使得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溶出,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主任夏丽珍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