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AI加持,精准到位

机器人作业

传统的煎药房里,是一群身着白大褂的中药师在挥汗忙碌,而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数智化煎配中心,由“机器人”代替了药师。

智能的调剂区、智能的煎煮区、自动的加水区、智能个性的颗粒制剂区、自动的清洗区……全过程自动化作业,从药材的调配、称量、控水、浸泡、煎煮、灌装到药罐的清洗、消毒都由“机器人”完成。

“原先,我们要抓药、称药、浸泡、煎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药师蹲守在侧,忙忙碌碌,挥汗如雨。那时候,你还能看到我们给煎药锅洗、刷、烫。而现在,我们只做专业的事儿,真正专注于方剂的审方、复核,保证送到患者手中的药准确无误。”主管中药师丰文杰亲述智能化带来的变化。

“我们希望,大数据能实现精益求精的准确。”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朱道斌介绍,根据国家煎药管理规范,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而我们要求引进这套系统后,误差基本控制在±2%以内,甚至更小。

药学部主任夏丽珍解释:“一个常规的处方7剂药(14包,每包200毫升),是2800毫升的药液,但是在加水环节,我们要考虑到中药饮片自身的性状、特性、重量等因素,如质地坚硬,矿物、动物、蚧壳类的药材,浸泡时间则需要延长。然而这项工作,在传统人工煎煮时常靠工作经验加水,重量总有误差。通过AI的加持,这个问题就有效地迎刃而解了。我们这套数智化的中药煎煮系统采集了中药材特性及传统人工煎药工艺要求等数据,能够自动匹配处方加水量和浸泡时间,确保中药饮片充分吸水。”

在自动封装区,记者看到,每一个处方封装后,药罐内一滴药液不剩。在药师的眼中,这就是“精准”的体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