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近期忙于搬家,每天跑上跑下忙个不停。1周前,当筋疲力尽的刘阿姨躺下休息时突感头晕、天旋地转,伴恶心及全身冒汗。刘阿姨自以为低血糖了,坐起来喝了糖水后症状很快缓解。但再次躺下休息时又出现类似症状。“该不会中风了吧?”家人们急急忙忙将刘阿姨送往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经过详细问诊、查体及诱发试验,发现刘阿姨得了“耳石症”,是内耳的“小石头”脱落移位而引起的,随即给刘阿姨做了“手法复位”,并配合药物治疗,刘阿姨的症状完全缓解。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一种俗称,医学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眩晕性疾病,在眩晕患者中耳石症患者达到20%~30%(大约五个眩晕就有一个是耳石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短暂性头晕视物旋转,与头位改变相关。经常伴随出冷汗、心慌、恶心呕吐及特征性的眼球震颤。该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困扰患者的正常生活。
病因及发病机制
耳石并非外耳道的“耳屎”,而是一种碳酸钙结晶,平时它附着在内耳囊斑上,可感知重心和速度变化。耳石一旦脱落移位,在重力作用下可因为体位变化在半规管内滚动,产生加速度,诱发眩晕。根据病因,耳石症可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特发性耳石症病因不明,可能与耳石自身退化、耳石稳定性下降、骨质疏松、钙代谢异常、性激素改变等有关;继发性耳石症常常由头部外伤、脱水、感染、美尼尔综合征、中耳炎等疾病引起。
临床表现
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增高,40岁后高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特征有①眩晕:头晕伴视物旋转,表现为自身旋转或周围事物旋转;②体位相关:头部移动如躺下、翻身、坐起、低头、抬头、转头等动作均可能诱发症状,而在安静休息时症状可得到缓解;③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及全身冒汗;④眼球震颤:大部分患者在发作期间可出现眼球震颤,可能是水平的、旋转的、跳跃的;⑤持续时间短:患者每次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短则数秒钟,长则数分钟,很少超过1分钟。
诊断
耳石症的诊断主要依赖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耳石症诱发试验,医生通过专业的诱发试验如Dix-hallpike试验及Roll试验,观察患者有无诱发眩晕及眼球震颤,并通过眼球震颤的方向、持续时间来评估是哪个半规管的耳石脱落移位。其次,听力测试可能有助于筛查其他一些前庭性疾病,如美尼尔综合征、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对于一些高龄、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需重点筛查有无后循环缺血,必要时可完善颅脑影像学及血管评估协助排除。
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为首选方法,医生根据诱发试验判断出病变侧别及部位,再选择相应的复位手法,使耳石回到原来位置。
耳石复位仪:如多轴向旋转座椅,是手法复位的补充,对于一些需要多次复位或复位困难的患者可进一步使用治疗。
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配合抗晕、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氟桂利嗪等治疗。而对于一些伴有严重恶心、呕吐的病人可予积极药物对症治疗,如茶苯海明片、异丙嗪、氯丙嗪等。
其他:前庭康复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等。
预防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补钙,改善骨质疏松,已经发病的患者在症状缓解后需半月内避免较剧烈的体育运动,避免头部猛然移动或转动,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耳石复发。
(作者:余聪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