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泡沫尿≠蛋白尿

作者:林紫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吃喝拉撒睡”方面是否过得健康,许多人开始发现,自己的尿中竟然有“泡沫”。于是,他们开始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网络搜索,这一搜索,竟出现满屏的“蛋白尿”“肾衰竭”“洗肾”“血液透析”“肾移植”等词汇,可把“当事人”们吓坏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泡沫尿”并不等于“蛋白尿”,更不等于“肾衰竭”。

“泡沫尿”是正常的吗

实际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尿中有泡沫是一种正常现象。

首先,尿液是肾脏排出的一种代谢废物。除了水以外,尿液里还有多种代谢物质,例如尿盐、性腺黏液,也可能会有葡萄糖、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泡沫尿实际上是因为尿液表面张力的变化而产生的,尿液中任何物质浓度的变化,都参与着泡沫尿的形成过程。其次,饮水过少导致的尿液浓缩,及尿液流速过快等,均可导致泡沫尿。这类泡沫尿的泡沫通常较大,且很快消失。

常摄入高糖、高盐等重口味食物的人,尿液中排出的糖分及盐分往往更多,尿液中自然会形成泡沫。

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水平。蛋白尿可以出现泡沫,此类泡沫通常在容器四周聚集,并且较为细小、经久不散。

因此,尿液里有蛋白质的时候,可以出现“泡沫尿”;但“泡沫尿”不一定就是蛋白尿。

如何自测“泡沫尿”是否为“蛋白尿”

根据正常泡沫尿泡沫通常较大且很快消失,而蛋白尿泡沫较为细小且经久不散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家初步自测“泡沫尿”是否为“蛋白尿”。方法如下:用50毫升的试管留取20毫升左右的尿液,快速来回振荡。静置后,如果泡沫较大且很快消失,通常来说这种泡沫尿不代表身体出了问题,一般无需过分紧张。但是,如果尿液中泡沫细小且经久不消散,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其是否为“蛋白尿”。

但是,所有的自测方法,都不如到医院留取一张尿常规来得靠谱。如果发现泡沫尿且伴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所有的“蛋白尿”都是不正常的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蛋白尿”都不正常。正常尿液中本身就含有少量蛋白质,其含量一般小于150mg/24h或100mg/L。临床上常见的蛋白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生理性蛋白尿,另一种为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g/24h,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烧和脱水,通常不伴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去除病因后可自行消失。除此之外,部分人群可在直立时出现蛋白尿,平卧时则消失,通常见于体型瘦长的青少年,由左肾静脉受压引起,即“胡桃夹综合征”。

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大于1g/24h,是由肾脏器质性病变所致,多为持续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其中,肾小球性蛋白尿最为常见,通常因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受损引起,且大于3.5g/24h,确诊往往需要行肾穿刺活检。

“蛋白尿”的危害有哪些

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的标志,还可以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蛋白尿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其次,长期的蛋白尿可以引发低蛋白血症,影响机体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蛋白尿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存在蛋白尿的患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最后,蛋白尿可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蛋白尿对于预防和延缓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林紫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