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片剂不同 服用不同

王功法 厦门弘爱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大家在看病就医结束后都会到药房领取医生所开的处方药,而在所取的药品中最常见的就是口服药。口服药中药片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随着临床疾病治疗的需求以及药物新技术的发展,片剂类型也存在很多种,包括普通片剂、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肠溶片、舌下片、咀嚼片、口含片等;种类繁多的片剂在服用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1.普通药片

普通药片是最常见到的一种药片,又称为压制片或素片,它的特点是药物含量及成分分布均匀,根据需要整片或切分后,直接用水吞服,服用后在15分钟以内完全溶解,如氯雷他定片、酚麻美敏片。

2.分散片

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药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含服或吞服。与普通片剂相比,其更适合于儿童或因药片太大不易吞咽者;且崩解速度和起效速度快,服用后可在3分钟内溶解,提高了药物吸收和起效速度。如盐酸氨溴索分散片。

3.缓释片、控释片

缓释片和控释片是指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缓慢或恒速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其优点是通过缓慢释放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依从性。

部分控释片(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在体内完全释放后会将药物“壳”随大便排出体外,为正常现象,请无需担心。

缓释片和控释片应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小部分缓释片可按说明书要求掰开服用。常见可掰开服用的药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

4.泡腾片

泡腾片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它遇水能快速崩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常见为二氧化碳),可供口服、外用、含漱等;须注意的是泡腾片不可直接吞服,须泡水(100~150ml)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才可服用;如维生素C泡腾片。

5.肠溶片

肠溶片顾名思义,是指药物在肠道中溶解吸收的一种剂型。具有防止胃酸破坏和减少胃部刺激,同时提高药物吸收的特点。需要在餐前至少30分钟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嚼服。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6.舌下片

指将药片放置于舌下迅速溶解,并通过舌下黏膜快速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若将其吞服,药效可能大打折扣。一般药物从口服到发挥作用需要30~60分钟,而舌下片仅需要30秒左右,因此舌下片适用于急症的治疗,如心绞痛使用硝酸甘油舌下片。

7.咀嚼片

指药片在口腔中通过咀嚼后再进行吞咽的剂型,经嚼碎后表面积增加,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咀嚼片口感较好,适用于儿童、老人及吞咽困难者,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能服用。

8.口含片

指将药片含在口腔内,通过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药片。口含片与其他药片相比,其有着外观好看、口感好等特点。须注意口含片也是治疗药品,不可当糖吃,也不可直接吞服或嚼服;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卡喉。如西瓜霜含片。

通过以上对不同药片的介绍后,您是否对药片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呢?最后需要提醒大家,在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按照医嘱使用才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功法 厦门弘爱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