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高血压 如何自我管理

作者:颜华荣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副主任护师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典型特征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本身不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但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起心、脑、肾、眼等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保持血压正常,高血压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生活方式的管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

1.饮食的管理:①减少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高血压发生,因此可使用定量的盐勺使每天盐摄入量少于6克,减少味精、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及咸菜、腌制卤制品的摄入,并增加富含钾、钙食物摄入,有助于降压。②控制油脂类饮食,限制总热量。③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豆类,保持营养均衡。④适量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戒烟限酒:吸烟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饮酒可增加高血压风险,因此吸烟者应戒烟,必要时应用戒烟药物减少戒断症状。限制酒精摄入,饮酒者每天白酒、葡萄酒或啤酒摄入量应分别低于50、100和300毫升。

3.运动的管理:合理的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血压。①根据血压水平、个人兴趣及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坚持每周4~7天,每天0.5~1小时的运动,如慢跑、步行、跳舞、游泳等。②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抗阻运动、伸展运动、呼吸训练等。避免篮球、举重等剧烈运动。③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时最大心率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次/分]的60%~70%。

4.体重的管理: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通过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和改善降压药物的效果。控制目标:体重指数小于24kg/㎡,男性腹围小于90厘米,女性腹围小于85厘米。老年人应注意避免过快过度减重。

5.睡眠与情绪的管理:保证6~8小时夜间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对控制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意义重大。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喝兴奋性高的饮品,如咖啡和浓茶;利尿剂应避免在睡前服用,以免夜尿过多影响睡眠。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处事不惊,遇事不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导致血压急剧波动。

服用降压药物的自我管理

1.在确诊为高血压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积极治疗。

2.遵医嘱定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必要时可吩咐家人协作提醒与监督。注意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

3.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遵医嘱调整用药量,但不可擅自停药,以免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家庭监测血压的管理

家庭血压测量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增强病人参与诊治的主动性、改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1.病人和家属应学会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推荐使用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进行自测血压。2.血压未达标者,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一次,每次测量2~3次,连续7天,以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医生治疗的参考,血压达标者,每周测量一次。3. 当血压异常波动或出现症状时,应随时就诊。

高血压是全球公认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且目前尚未有治愈的方法,一旦发生,就需要进行终身管理。加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颜华荣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副主任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