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陈秀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张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林晓,共同做客福建卫生报《大医生开讲》直播间,一起揭秘ICU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截至目前,本期节目在福建卫生报直播平台、视频号、抖音号、福建日报视频号等多平台的观看与回看量超31万人次。
ICU是医院里的“特种部队”
ICU与普通病房相比,仪器更多,医护人员也不一样,“如果用部队来形容,那么,ICU就是医院里的‘特种部队’,ICU的医护人员就是‘特种兵’”。
医生介绍道,ICU的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对于救治医生来说,需要特别全面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多器官疾病综合诊疗的能力,很强的跨专科能力以及多学科协作、沟通能力。
目前ICU的医生不仅要完成临床各个专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还要接受重症专科的培训,包括急救和应急管理、综合评估和救治能力等。
ICU查房的频率与普通病房相比更为密集,分别是上午、下午各查一次房,夜间值班时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医师、高年资的二线值班医师还要进行夜查房。
ICU医护人员也要参与其他科室危重患者的会诊、急救,联系相关病区,协调危重患者的转入或转出等工作。
最重要的是,因为病人病情瞬息万变,ICU的医护人员会认真做好病情评估,尤其是利用各种评估量表,评估病情比普通病房更细。
“再也不见”是对患者最真挚的祝福
ICU收治的病人包括重症感染、器官功能衰竭、做了重大手术的病人以及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如果遇到肿瘤晚期患者走向呼吸衰竭时,经过与家属沟通,不少家属会选择舒缓的治疗,让病人不插管,走向生命的末尾。对于大多数呼吸衰竭病人而言,会考虑插管,是更希望能够争取活下来。
如果病人短时间内很难拔除气管插管,一般会建议患者做气管切开手术,痛苦性会大大降低。
由于担心病人受到交叉感染,更担心病人的情绪会受影响产生波动,因此,ICU对探视有着近乎严苛的规定,每一家医院都会在家属探视前,发一份探视须知。
医护人员更希望家属来探望时,能够提供更多正面的情绪价值,帮助病人舒缓焦虑,让病人更有信心战胜病魔。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ICU里日夜不分、许多报警声音,无法随时见到亲人以及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各种操作,都让人望而生怯,再也不想踏入其中。
一部分病人非常艰难地战胜了疾病,也把医护人员当成了朋友,在出院之后送来了锦旗。“但是他们提到这段过程时,也会告诉我们,以后再也不来了。”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大福盛荟健康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