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和AED操作

郑光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创伤中心/急诊外科 副主任医师

当前中国心脏骤停的救治情况严峻

在中国,每年因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0余万。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分钟内不进行有效的急救,患者的生存几率将迅速下降。10分钟后,能抢救回来的少之又少。

目前,中国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极低,通常在1%到5%之间,而心脏骤停后的死亡率极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尽管心肺复苏结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抢救方式,但在中国,公众对这些急救措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仍然非常低。缺乏基本急救技能和设备使用知识,使得许多在公共场所或家庭中发生的心脏骤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所以,目前急需在全社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正确施救心脏骤停患者过程

要有效地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必须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采取正确而迅速的措施。以下是正确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具体步骤:

1.早期正确快速识别心脏骤停的表现

心脏骤停的患者通常会突然丧失意识,没有任何反应。

检查患者是否有大动脉搏动,如颈动脉搏动消失,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

2.早期启动急救

在确认心脏骤停后,立即让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

同时,尽快寻找并取来附近的AED。

3.尽早开始正确胸外按压(C)

选择正确的按压点: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即胸骨中下部。

按压的深度应为5至6厘米,且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到120次之间。

按压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手臂伸直,用身体的重量进行按压。

4.开放气道(A)

清除患者口鼻的分泌物、异物及假牙,防止堵塞气道。

通过抬下颌和压额头的方式,确保气道的开放。

5.人工通气(B)

进行人工通气时,应轻柔地吹气,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潮气量为500~600毫升。

吹气前,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与患者口鼻直接接触,最好使用防护面罩或屏障设备。

6.尽早进行电除颤(D)

如果AED已经就位,按照AED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确保在电击前,没有人接触患者,以避免电击伤害。

7.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胸外按压应尽量持续进行,不要因其他操作而长时间中断。

8.循环上述操作步骤(C—A—B—D)

持续进行上述步骤,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

提高民众正确心肺复苏及操作自动除颤器的普及率的重要性

1.教育和培训

推广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教育,尤其是在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

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些重要的救命技能。

2.普及AED设备

在公共场所广泛安装AED设备,如地铁站、商场、体育馆等。

确保这些设备易于获取和使用,并标识清晰。

3.提升急救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交网络,提升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知,强调及时救助的重要性。

鼓励公众勇敢地参与急救,打破对急救操作的恐惧和犹豫。

4.政策支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心肺复苏和AED培训及设备的普及。

提供相关法律保障,鼓励公众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急救行为。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为更多的生命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只有人人掌握急救技能,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急救保障体系。

(作者:郑光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创伤中心/急诊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